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毕业礼物
一个男孩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他非常渴望他的父亲送他一辆新车作为毕业礼物。一天,他告诉了父亲他的这个想法,而他的父亲也一口答应了,并不厌其烦地带他跑了很多家车行。
毕业典礼结束后,男孩兴奋地回到家中,一路上心中期盼着他家门口会停着那辆他最喜欢的新车。但令他大失所望的是,家里没有任何痕迹,只见他的父亲笑眯眯地从书房里捧出一本烫金的圣经来,并说:“孩子啊,爸爸真高兴你毕业了!” 看到父亲的举动,一股怒气立即充塞了男孩的大脑。他没想到,自己一向敬爱的父亲竟然是如此不讲信用的。他二话不说,转头就往外走,这一走,就是三十几年。 在他父亲的丧礼上,儿子终于回来了,当他走进他昔日的房间时,他看到他房间的一切都没有变,只是在他的书桌上躺着一本圣经——那本令他彻底失望的“毕业礼物”。此时,他对“父亲”的情绪是复杂的,往日的怒火早已消失殆尽了。他坐了下来,开始翻看他三十多年前拒绝的“礼物”,看到了圣经的扉页上有父亲的笔迹:“给我心爱的儿子汤米,愿你如鹰展翅般飞翔,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他又翻过一页,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张已经发黄的支票,那票额正是当初他看中的那部车子的价钱,而那日期,正是他高中毕业的日期。 男孩的惊讶,是难以用文字形容的,他的悔意,更是无法用任何行为来减轻和弥补的,这就是他自以为是的错误判断的后果。告诉孩子,遇事要冷静,切不可因一时的冲动,而铸成一生的遗憾。
都说冲动是魔鬼,可遇事冷静的能力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培养孩子沉着冷静面对一切的能力,可不仅仅是减少误会那么简单。
每临大事有静气,不需要少年老成但一定不肆意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