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里,有许多篇章是描写普通人的苦难的,或者说是苦难中凡人的哀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孤独的穷人,远离家门,在风霜路途中吃尽了苦头,想想亲人吧,却早已家破人亡。他还要应征去服苦役,建造起数百间房屋,辛苦劳累自不在话下,然而却没有自己的一片瓦。就像天上的鸿雁,嗖嗖的振动翅膀南去北返,累了只能聚在沼泽中央休息,或者飞上天空发出嗷嗷哀鸣。而他,一个孤独的穷人,懂的人自然知道他只是作歌抚慰辛劳,不懂的人却还要说他虚骄浮夸呢!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诗经·小雅·鸿雁之什》)
这让我想起了诗人的那句感叹:“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也让我想到杜甫的那声吟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尽欢颜”,生活在底层的人们,光是努力生存就已经筋疲力尽了,为什么不能纵声悲呼呢?朱熹在《诗集传》里评论这首诗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鸿雁,鸿雁,可怜只有这一种鸟类代表着途穷罹乱的劳苦大众。
离情与思乡:鸿雁的原始意象
鸿雁,是鸭科雁属鸟类的一种,性喜结群,特别是迁徙的季节,时常结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因为鸿雁这种迁徙的特性,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所以古人看到鸿雁就很容易会联想到离开故乡的亲人,或者离开亲人的自己。“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顾况《游子吟》),鸿雁的大群迁徙通常发生在9月下旬至10月末的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看到成群的鸿雁,在寂寥的秋天里掠顶飞过,而亲人或者自己还在路途之上,不得团聚,所以难免就会产生惆怅悲伤的情绪。
老话讲“宁为太平犬,不为乱离人”,农耕民族信奉安土重迁,老百姓重视家和人团圆,而鸿雁总是南来北往,离开,仿佛是它们身上天然携带的基因。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唐]王勃《蜀中九日》)
我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生活的种种愁苦,思念着北归,可鸿雁为何还要从北边飞来呢?“鵾鸡晨鸣,鸿雁南飞”([魏晋]曹操《冬十月》)、“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宋]朱熹《水调歌头》),鸿雁仿佛总是从北边飞来,向南边飞去,本来只是因为秋冬季节天气寒冷的缘故,然而惆怅的诗人们将鸿雁自比(或比作离人),就发出了鸿雁南飞而“我(他们)”不得归的离愁别绪。
鸿雁在天空飞过,发出阵阵哀鸣,这时候就好像一个本已满怀愁绪的人忽然听到了一声叹息、一棹悲歌、一段哀曲,情绪的闸口突然洞开,再也忍耐掩藏不住,满腹的牢骚就一起喷泄出来了。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
墨痕香,红蜡泪。点点愁人离思。桐叶落,蓼花残。雁声天外寒。
五云岭,九溪坞。待到秋来更苦。风淅淅,水淙淙。不教蓬径通。
([宋]张淑芳《更漏子·秋》)
有时候离别得久了,思念亲人的情绪会慢慢地累积下来,郁郁不得解,偏偏却又到了团圆的节日。事实上中国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跟团圆有关,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腊八,哪一个不是包含着团圆的意味呢?背井离乡的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就成为他们情绪的爆发点。人人皆团圆,而我独漂泊。空房唯凄凄,无语只默默。忽闻雁鸣声,惊悟离别多。明月弄清影,空山人寂寞。这样的时刻果然让人消受不起啊!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想必大家已耳熟能详,其实这首词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那一年,苏轼被贬官至密州,兄弟阔别七年,中秋望月,东坡大醉,作词“兼怀子由”。苏辙收到哥哥的词后,第二年中秋便赶来看他。兄弟一齐登楼赏月,感慨良多,于是苏辙作词以和其兄: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乐中夹愁,害怕宦海浮沉,身不由己,今日欢聚,明日又离。他说:“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说我们千万不要像怀才不遇的王璨那样,客死在异乡途中啊!苏轼生性旷达,摇头笑他“何苦太悲”,不曾想,后来他果然病死在自海南返京的途中,可真是一语成谶了。
书信与愁思:鸿雁的延伸意象
古人有“雁足传书,鱼传尺素”的说法。鱼书的典故源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诗中的意思好像是鲤鱼肚子里有书信,事实上这只是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其实古代在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之上,绢以尺量,色白为素,所以称“尺素”。在传递的过程中为了不容易丢失,古人就把书信扎在两片木简之中,木简常刻成鱼形,所以称“鱼书”。
至于“雁足传书”,也许有人会联想到“飞鸽传书”,或者“青鸟有信”,反正天上的鸟儿都能够用来传递讯息以解思念之情,谁叫它能够自由飞翔在空中呢,太羡慕了是不是?实际上,“雁足传书”的典故源于苏武牧羊的故事,《汉书•苏武传》记载:“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因为常惠的一个计策,苏武结束了近二十年的北海牧羊生涯,回到汉庭,“雁足传书”的典故也就从此流传了开来。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宋]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自从“鸿雁”的这种意象诞生以后,无数的文学作品就开始大量沿用这种比较诗意的名称来指代书信了,何况它还带着一点点淡淡的哀愁、绵绵的情意和时光的愁思。“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宋]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鸿雁,寄托着诗人和游子多少期盼和感伤。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宋]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节选)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近代诗人北岛曾在一首诗《白日梦》中这样写道:“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古代道路不畅,一别常常经年,何况遭际难测,往往竟成永别。即便可通书信,也是动辄月余,更难说有些蛮荒之地根本音讯不通。现代人感叹生活节奏太快了,联系变得过于便捷,说什么“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那么简单”,放在古代可没有这么简单,所以离别就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鸿雁”这种天生带着离别基因、后来变成书信指代的意象也就有了那么多的愁愁愁。
然而,鸿雁未到,锦书难托,毕竟还含有一点点期盼,和“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浪漫。有一种情况,却可称之为孤冷和愁绝,那就是当鸿雁落单的时候。
当鸿雁落单的时候,就形成了“孤鸿”、“断鸿”、“残雁”这样的意象,这种意象是孤冷的,是愁绝的,是寂寞无处生发的,是胸中纵有千般言语却欲语还休的,是英雄为之浩叹而词人为之搔首的。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
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唐]白居易《村雪夜坐》)
这样的诗句让人难以不为之动容,甚至黯然落泪,别说闲愁不苦,别说寂寞矫情,谁没有在孤寂的夜里难受得想死,谁没有在珍重珍重的离别声中渐行渐远,谁没有热切的期盼了那么久那么久结果只换来浇头一盆冷水,谁没有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默默无语,暗暗伤心了很久。
鸿雁鸿雁,天空给了你自由,人类却给了你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