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上的反思
这三周完成的四年级教学内容有:开学第一课、创新思维课程、4.1听听声音、4.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4.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部分班级)
从总体上讲:现在是35分钟一节课,要让一堂课完整而全面还是比较难的,尤其是需要进行实验的课程,更难在35分钟完成全部内容。从目前上过的课来说,我认为应该做到️️1.明确重难点,课堂详略得当 2.抓住学生的眼球,及时进入到课堂之中 3.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实验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对实验时长的把握 4.组织好课堂,使教室内秩序井然
四年级我总共教了7个班,7节平行课上下去真的有一种逐渐能更好地把握住对于学生的难点在哪儿,课堂上应该注意的重点在哪儿。7堂平行课上完,往往教学内容没有太大改变,但是教学的节奏会有较大变化。
分课时的反思:
《4.1听听声音》
这一堂课,我的教学引入最初是让学生倾听周围的声音,接着用“听音大赛”让学生聚焦本堂课主题——听音,下一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声音,在描述过程中或抓取或引导出6个关键词,达成第一个科学知识目标。然后出示12种不同的声音,让学生讨论分类,这个过程达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目标,最后全班齐唱《小星星》结束这堂课,学生边唱边打拍子,第一拍强拍手掌,第二拍弱拍肩膀,这是学音乐的朋友给的小方法,让学生感知声音的强弱变化,但是只有最后一个班上到了唱歌这一步骤,其他班都在声音分类完后,35分钟就结束了。
这一堂课我上下来的变化还是很大的。最初在“听音大赛”上浪费了很多时间,让学生补充记录全部出现的声音也耽误了很多时间,后来我知道这一部分是不值得花大量时间去聚焦的,应该快速进入到让学生描述声音。描述声音阶段,我让学生讨论,学生依次讨论每个声音怎么描述也花了很多时间,导致全班分享的时间就变少了,于是我在后来的课,描述声音是学生自己思考,这样可以多请一些同学全班分享。在给声音分类时,让小组讨论,讨论分类标准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对声音的科学词汇有更多认识。在上课中,我发现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类,会让同学们参与感更强,一起检验大家分得是否正确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在这节课我觉得我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没有用好科学手册。
《4.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一堂课分三个环节,首先是回顾上节课知识,学生思考还想知道什么有关声音的知识。抓取和引导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学生想知道的知识。第二部分,观察橡皮筋发声状态,接下来观察直尺、鼓、音叉发生状态,在观察过程中总结推理声音产生的原因。最后学生一起摸着脖子,发“a”音,感受人体发生器官声带。
这一堂课有实验环节,我感受颇深,首先是回顾上节课知识这样的引入,不够有趣,不容易吸引学生兴趣,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的时候就不够踊跃,一个有趣的又不会让课堂活跃过分的引入是很重要的。在观察让橡皮筋发生状态时,我担心分发器材时间过长,还有学生用橡皮筋弹到眼睛,会一直偷偷玩橡皮筋,所以是找的几位学生做演示实验,我觉得这样不对,应该让娃娃们都体验到,但是,又确实好像很耽误时间。后来弹拨直尺的时候,会有人还没听我讲完要求就开始弹尺子,还有一些同学,没有压紧,是让直尺打在桌面上发出的声音。观察音叉的环节,学生兴趣很浓厚,也很容易得到振动停止,声音停止这个结论。
因为现在需要在教室上科学课,加上我的经验以及现在的能力还需要提升,怎么更好地组织实验是我需要向更多优秀的老师学习的,还有我的科学手册总是没有利用好,可能是前期要求说的不清楚,很多孩子需要在反复提醒下才完成记录。
【后记: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关注生存阶段】
在初次提笔写反思时,我的状态是比较忙乱自责的,现在三周过去了,我感觉多了很多分的从容。
开学第一周:充满激情,精神满满,尽管每天课时数量多,除了教学之外的其他工作很多,我都始终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
开学第二周:下面这个图片就是我的真实写照(;´༎ຶД༎ຶ`)
开学第二周是很忙碌混乱的一周,对于副班主任工作,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学习的很多,在科学课堂管理、实验组织也是需要提高的地方。每天上班感觉都是满身大汗,也少有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时常备课需要在下班以后来完成。
开学第三周:在假期里,询问其他老师、同学对于课堂调控的办法,用上一些策略,我感觉到了明显的进步,逐渐地也可以在工作时间完成备课、完成时间材料的准备,但是当老师真不简单啊!!做个好老师也好不容易啊!!组织课堂上、副班工作我还有很多想认真想想思考该怎么做的,就吃了饭再来理理吧,我想加油做好一个科学老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