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这个寒假迷上打纸牌了,虽然他之前也喜欢同爸爸和奶奶玩纸牌,但是都没有这几天痴迷。虽然这不是个好习惯,不过我也没有阻止他。仅仅把它当成一个娱乐项目就行了,不必当成洪水猛兽。而且,通过打纸牌确实能生发出一些智慧。
比如输赢的变化可以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前几天跟侄子打牌,输了几次,他就有情绪了。自己赢不了,还想发脾气,弄得气氛紧张兮兮的。反观儿子,虽然连续输了几次也会有一点点沮丧,但是他不会像哥哥反应那么激烈。他反而会在沮丧之后自我安慰:我就不信了!没事儿,还有希望,不会总输的。听到他这么说我赶紧鼓励他:对,就是这样,不要丧失勇气,要永远相信下一次会好的。
我特别欣赏儿子这一点,他输了不会被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不会朝大家发脾气。短暂的失落、沮丧后他会自我调整心态继续投入战斗,这种愈挫愈勇的心态特别棒。今天晚上他输得挺惨的,可是他没有烦躁。而是不断为自己打气,毫不气馁。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引导他:永远不要丧失希望!这种感觉特别好!
今天晚上我还通过打牌引导孩子改变自己的话语系统,比如揭牌的时候有的人会唉声叹气自己的牌不好,这时我会引导他“你要说想什么来什么,宇宙是有磁场的,你想得到什么就要说正面的话,宇宙听到了你的想法就会满足你。”然后儿子也开始这样说了,不再抱怨了。还有打牌的时候他们也会说自己不行的话,我就会引导他们要说积极正能量的话,不要借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儿子立马说道“这次我一定会赢的”,连婆婆也开始说“想什么来什么”。就这样改变了他们打牌时的语言系统!
真的很神奇,那样说的时候真的会来一张自己正想要的牌。而且当我语言积极的时候,手气好得不得了,大小王一起来了好几次,连续赢了好几把。自己的状态特别好,打牌就顺利。在我反复强调下,儿子的语言风格变了,他在揭牌的时候就会说“想什么来什么”,打牌的时候也会说自己一定会赢。
这种打牌的体验特别好,它已经不仅仅是打牌那么简单了。我们通过一起打牌增进了亲子之间的黏性,还锻炼了孩子的抗挫能力,最最重要的是通过我的有意识引导,影响改变了孩子的语言系统和思维方式。
这样看来,打牌的学问还挺大的。其实,不光是打牌,但凡孩子与父母一起参与的活动,都是对孩子进行引导和影响的契机。父母真的要珍惜和孩子共同的经历,慎重对待与孩子之间的每次闲聊。父母的语言和思维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渗透给孩子,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互动,会影响孩子的三观养成。务必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