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有个女的去参加同学聚会,遇见了曾经的初恋,很快就怀上了初恋的孩子,还生了下来,接下来她的做法令人大跌眼镜。
小梅是嫁到我们村来的,生了两个女儿,丈夫周光华到处包些小工程,一家人的日子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比一般人家要好得多。
一开始小梅还是好好过日子的,后来就觉得自己的丈夫不够浪漫,时不时给他冷脸看,周光华也并不在意。
直到有一次,小梅去参加同学聚会,见到了以前的初恋张洋。
张洋能说会道,又很会照顾人,在餐桌上对小梅大献殷勤,哄得小梅心花怒放,早就把那个踏实肯干的丈夫抛之脑后了。
就这样,旧情复燃的二人还去外面租了间小房子,小梅连家也不要了,一心想要和张洋双宿双飞。
不久后,小梅怀孕了,孩子是张洋的,她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张洋也同意了,并承诺会给她和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此时的周光华为了两个女儿,他想要守住这个家,便找到张洋,说只要张洋愿意离开小梅,他可以给张洋五万块钱。
在五万块钱面前,张洋立马就妥协了,他答应离开小梅。
找不到张洋的小梅回到家中,此时周光华还不知道她怀孕了。
当小梅生下儿子后,她提出了要跟周光华离婚。
周光华家的房子拆迁,分到了50万,小梅原本就是过错方,但她还是分走了25万,两个女儿归周光华,她只带走了儿子。
直到离婚后,周光华才从别人的议论中得知儿子不是他的,这让他很是蒙羞,在村里人跟前连头都抬不起来。
为了两个女儿,他不得不坚强,日子总得过下去。
转眼间四年过去了,周光华逐渐从当初的伤害中走了出来,也组建了新的家庭,妻子是个贤惠的女人。
眼看着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周光华也感到越来越有奔头了。
谁知就在这时,那个久未露面的小梅出现了。
小梅来到周光华家,一副她就是家中女主人的样子。
周光华的现任妻子阿丽问她来有什么事?
小梅说她要把自己儿子的户口上到周光华名下,要不然孩子没法上学。
阿丽虽然觉得小梅的做法有些荒唐,但她也不好多说什么,说这事得由周光华来做决定。
不久后,周光华回来了,一看到小梅,他就气不打一出来,原来小梅已经打过很多次电话跟他说这事了,他都拒绝了,没想到小梅还厚颜不知廉耻地跑到家里来说这事。
果不其然,周光华仍然是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气得小梅大骂他不是人。
得亏周光华是个好说话的人,要是换成别人,恐怕早就耳刮子抡过去了。
周光华说孩子又不是他的,他凭什么要让孩子的户口上到他的名下,应该上到孩子亲爹名下才是。
小梅说孩子的亲爹是有家庭的,而且并不像当初那么体贴浪漫,实际上经常打得小梅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俩人隔三差五吵架,后来张洋就躲起来不见了,孩子他从来就没管过。
如今她一个人要抚养孩子很艰难,这些都还能熬过去,关键是孩子得上户口,要不然都没法上学,这才是她最着急的,所以必须上到周光华的名下,这又不是什么很为难的事情,周光华分分钟就能办得到的。
听她说完,周光华气得直想笑,他说孩子上户口是你和张洋之间的事情,你们作为亲爹亲妈应该自己去想办法,凭什么要来麻烦我,如果真想上到我名下也行,那你给我50万,我可以答应。
小梅说自己没钱,一分都给不了。
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
最后,小梅又改变了主意,她去到村委会,向村长哭诉,说周光华不肯给孩子上户口,他们在一起生活过那么些年,再怎么样也得给她些补偿。
对于小梅之前的事情,村里人个个都知晓的,如今她还好意思提出这样的要求,村长都觉得好笑,但也不能明着笑,于是便打起了太极,说周光华原先的房子已经拆迁了,户口已不在村里,这事他也管不了,让小梅自己去跟周光华协商。
眼见村长也不帮自己,小梅这下彻底失望了,临走时她还扬言,说这事跟周光华没完。
村里人都对她指指点点,说这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如今沦落到这一步,又怪得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