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的事实是从小到大父母老师总是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耐心,而稍有松懈出错,则被训斥为缺少耐心。
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什么才是耐心?人类的天性是思想上想得到更多,而行动上却不肯迈出一步。趋易避害,即时满足的大脑构造,让我们缺少耐心。
复利曲线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前期增长都很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例如积蓄力量的嫩竹。
因此,要想有所成就,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选择,然后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的扩展自己的能力。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以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也会事倍功半。
细思我校多年来所提倡的学生读书、教师读书,量,不可谓不多,甚至学校层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果却并不理想。读书,如果不能按照一个正确的路径行走,则会带来焦虑。以至于产生这样的疑问:读书真的有用吗?读了那么多书,体现在哪里?流于表层量的累积,妄图最终实现质的飞跃,现在看来并不现实。
由此想到一个问题,拿到一本书,做各种笔记、思维导图、读书打卡,往脑袋里塞进各种条目,假以时日,则全部还给了作者。等再翻来看时,仍陌生如初读。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读书的认识存在偏颇。读书不是全部记住,不能也不是。而是要寻找与作者的共鸣,即触点。一本书有一两个点能触动你,并引发你的思考,引导去行动,最终改变自己,这本书的效能已经发挥到最大。
基于这个认识,反观我们的期末考试,是否也在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多年前,我校曾外聘一讲授前来讲学,其讲到一点:每读一本书后,都要形成一篇论文。初听,觉得太厉害了。现在看来,教授是在遵循一条正确的读书之路。如果一本书没有触发你的思考,那这本书的意义对于你来说近乎为零。
这样去读书,只是看上去很努力罢了。读的越多,内心期望改变的欲望更大,而行动却止步不前,读书焦虑症就出现了。读的越多,焦虑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