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贾老师的《我不能失信》一课,我感触颇多:对于略读课文,我们究竟该怎么教?
关于略读课文,叶圣陶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提纲挈领,期其自得。”
叶老还进一步说:“略读的‘略’字,一半系就教师的指导而言:还是要指导,但是只须提纲挈领,不必纤屑不遗,所以叫做‘略’。一半系就学生的功夫而言:还是要像精读那样仔细咬嚼,但是精读时候出于努力钻研,从困惑达到解悟,略读时候却已熟能生巧,不需多用心力,自会随机肆应,所以叫做‘略’。无论教师与学生都须认清楚这个意思,在实践方面又须各如其分,做得到家,略读一事才会收到它预期的效果。”
这就是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做到“提纲挈领”而“粗知文章大意”即可,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实现师生之间的“各如其分”,实现学生的“自得”。这就告诉我们,略读课文的教学,在策略上,教师必须关注个“略”字。
一、紧紧围绕单元主题设计教学,突出单元阅读主题与训练重点。
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基于训练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的需要,略读课文的篇幅往往越来越长,而内容则略微浅显一些。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时间安排上的限制(一般是一课时),文本感悟条分缕析不可取,能力训练面面俱到也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所取舍,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设计教学,突出单元阅读主题与训练重点。
以《我不能失信》为例,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其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作为一篇较长的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展示了主人公幼年庆龄的可贵品质,有助于启发学生学习小庆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二、教学过程中删繁就简,找准着力点,直奔主题。
无需质疑,入选教材的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值得挖掘的地方很多。不过,与精读课文教学相较而言,略读课文更要努力践行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思想,围绕教学重点目标,找准着力点,不枝不蔓地展开教学,不求多,让学生有所得。
例如,在《我不能失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创设什么情境,直接以课文阅读提示中孔子的话“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导入课文,学生简单交流对于诚信的理解,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让学生用多种方式交流课文大意。
三、立足主导,大胆放手,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就是与文本的对话。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略读课文不需像精读课文那样精讲细练,不过也正因为此,它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为此,教师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大胆放手,训练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联系到本文的阅读要求,可以让学生再默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身生活实际,先讲讲身边有哪些讲诚信或不讲诚信的例子,再回归课文,说说对难懂的句子(庆龄的话)“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理解,而不是让学生脱离生活,直接表达。
四、围绕训练重点设计练习题,积累语言,训练表达。
略读课文的编排,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习作范例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善于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结合具体文本的表达特点,找准一个切入点,设计练习,落实语言积累和语用表达的目标。结合到本单元的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重点是选择一个最能表现习作对象特点的词语来进行写作,这相比与二年级写话《我的好朋友》和三上习作《猜猜他是谁》更加具象化,更加细化到习作对象身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要求学生能够聚焦这一突出特点,而将文章写清楚。
因此,在进行本课的教学设计时,我认为可以在解决完教学重难点之后,插入练习说话或是随堂练笔的环节,比如“庆龄我想对你说”、“夸夸我身边的诚信大王”等,让孩子们在学习略读课文之后更加深化对于人物“讲诚信”这一特点的理解,从而早作准备,为接下来的习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