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冯格格与一位律所合伙人Z午饭,全部的收获凝成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Z是国内某大所的合伙人,42岁,最早学医学,后来考了司法考试,从事律师执业,税务师,出过几本专业图书,对心理学有一定研究。估计现在年创收400-500万。给团队配备apple电脑,重视手下干活儿是否开心,认为心情好了 活儿才能干得好。
他说,他都42岁了,也不打算改行,计划做减法,常年顾问和新三板等慢慢就不做了,以后重点攻股权激励和IPO业务,往精专方向发展,目前在市场开拓阶段。每个人在职场上都在琢磨自己的定位,提供什么服务,解决什么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冯格格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探讨了一些市场开发的方法。他说他遇到的一个问题是热情不够。每年创收500万左右,基本稳定,似乎无压力或动力再往前进,也就没有特别积极去探索尝试很多方法。我一听,梦想,人生价值,成就感等词在脑海里迅速闪过。我建议他可用他学的心理学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在职场上都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瓶颈,关键是你怎么去突破。
他说他以前不喜欢硬件软件,后来考虑到不学就会被淘汰,逼着自己学习,现在还弄得挺懂的,还和我说印象笔记等。哈 我当时都想和他分享我新用到的pocket软件,它能朗读公号文章,解放我的眼睛,后来我很兴奋聊到自己最近也在试图阅读《人的自我寻求》,一兴奋就忘了。人都不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舒适区,才能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还有,他提到之前因为业务需要,他曾经花了几个月沉浸式研究保险法,当时基本上快成上海滩最懂保险法的人。冯格格想起自己小学时,假期也总是会选择一段时间高压式自己恶补数学,不懂的问老爸或者老哥老姐等,一下子就把上学期没学会的都掌握了,也为新学期打下了基础。联系过去,结合现在周围的例子,刻意练习确实是不错的学习方法。计划应用到目前的基金法律学习中。
他说,他5年前也没想到现在自己到今天的状态。我听得出他对自己发展应是比较满意的。5年前的我没想过今天自己会怎么样,没想过。。。是的。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5年或者10年后会什么怎么样,只要你足够努力,方法得当,我相信一个人的发展完全可以好得超乎自己想象。
所以,结论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遇到的问题,其他人也会遇到。你遇到的苦恼,别人都有,你遇到的瓶颈,别人也会遇到。这么一想,我也就放轻松了。
冯格格发现,时不时与周围一些人共进午餐聊聊,对自己颇有启发。身边的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来得更加真实,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