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词,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在当下的使用中,主要是作为一个整体词汇出现在文章和日常交流中。例如,“认识世界”、“彼此认识”。但是,在传统文化中,组成【认识】一词的【认】和【识】,分别表示对目标对象的不同层面的理解。
【认】表示对事物或人的初步了解和辨别,即辨认出它是什么或谁,是对事物表象的浅层次认知,是具体的、形象的。例如,几个月的婴儿就能【认】得父母了,看到父母会做出 “咧嘴笑” 的反馈,就是对父母具体形象的一种基本辨认。再如,司法实践中的 “指认嫌疑人” ,双方可能仅仅是擦肩而过、或者仅一面之缘,双方未必相熟,仅仅是能够分辨出对方而已,即【认得】。
【识】更侧重于对某个事物或人的理解、领悟,强调的是在【认】的基础上,对事物或人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是深层次的、抽象的认知。例如,“识时务者为俊杰”,其中的【识】表示的就是对时局的领悟;“慧眼识人” 表示的是对人的深刻认知。诗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讲的意境也是说:世人未必真正【认】得诗中的具体人物(无形象认知)、但一定【识】得这位人物,讲的就是对人物的抽象认知,例如,听他人说起过这位人物,或通过其作品对人物有理解,即【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