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么精彩:黄荆坪里的青春“践”面

指导老师:姜婧姮,许庆林通讯员:高佳欣

        2025年7月7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市湘潭县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排头乡黄荆坪村,以当地特色辣椒为切入点,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乡土实践。青年学子们深入田间地头,体验农事艰辛;走访街头巷尾,倾听百姓心声,在实践中感知乡村脉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排头乡领导干部合影)

晨光吻过椒田:从指尖学来的耕种事

        实践首站是黄荆坪辣椒2号示范基地(双联村木兰组)。队员们在基地管护负责人肖建平的带领下走进椒田,她手捻一枚形如弯月的饱满椒果介绍:“这辣椒辣劲足而不呛,细品还有回甜。”随即,她现场示范采摘技巧:“捏住果蒂轻转,专挑红透的,做酱才地道。”成员们热情投入:挥锄翻土者汗流浃背,穿梭椒丛采摘者很快便装满竹篮。裤脚沾泥,衣衫浸汗,田间洋溢着劳动的欢声笑语。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体验)

        满载而归的辣椒被搬进建平姐的农家小院,一场热闹的“手作盛宴”随即开场。清水里,椒果洗去尘埃;竹匾上,它们舒展身子接受阳光亲吻;案板前,成员们跟着建平姐按“盐三椒七”的比例调配酱料,揉拌间辣椒的辛香混着盐粒的清冽直钻鼻腔。灶房里更是烟火旺盛,热油“滋啦”一响,新鲜辣椒与肥瘦相间的肉片在铁锅中激烈碰撞,很快,一盘油亮喷香的辣椒炒肉端上桌,配上刚蒸好的白米饭,满是地道的乡土滋味。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肖建平家烹饪特色菜品)

午后的街巷:在问答中读懂民生事

        午后,团队转至排头乡,三支小队手持问卷分散到菜市场、杂货铺和居民院坝。"阿姨,咱湘潭辣椒酱比别处好在哪儿?"餐馆里,队员和大婶热聊;"大爷,炸东西的油会反复用吗?"杂货铺前,老爷爷分享生活经验。问卷上的内容渐渐丰富:有人夸本地辣椒"辣得正、保鲜久",有人说剩菜长霉就直接丢……从辣椒特色到食品安全,这些回答拼出了小镇饮食的真实模样。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调查当地居民饮食情况)

        夕阳西下,队员们带着满身疲惫返程。鞋上的泥痕、问卷上的字迹,都记录着这天的收获:椒田劳作让他们触摸到农耕文明,街巷走访让他们读懂了民生温度。这场与辣椒相伴的实践,为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写下了鲜活的一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