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秀大学毕业以后在市场打工,偶然有一天碰见了曾经的邻居海美。钟秀把刚刚得到的奖品——一块女士运动腕表送给了海美。
海美告诉钟秀自己在学哑剧,所以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她的手里一直不停地做着剥橘子的动作。海美还告诉钟秀,自己攒了一笔钱要去非洲旅行,所以她拜托钟秀帮她照顾自己养的猫,在她离开的这段时间里。
后来钟秀去了海美家,钟秀没有见到那一只被叫做锅炉的猫,但是在海美离开以后,他依然会每天去海美家给锅炉喂食。虽然他觉得锅炉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就像那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海美手上那个并不存在的橘子。
旅行结束的海美回来以后,带着她在旅途中遇见的男朋友本。与钟秀不同的是,本有着一副俨然是成功男子的样子。三人吃完饭以后,海美坐着本的保时捷走了,而不是钟秀那辆破旧的货车。
有一天,钟秀受邀去参加本举行的派对,在派对上钟秀就像是一个局外人,一言不发。而钟秀发现本看着海美的眼神有些异样,但是他并没有说什么。
有一天海美和本去钟秀家做客,本告诉钟秀自己有烧仓房的爱好,他还说每隔两个月就会烧一次,而他已经有两个月没有烧过仓房了。
后来,钟秀发现自己联系不上海美了,他去找本,却发现本的身边换了另一个女孩子。
本邀请钟秀去他家参加派对,在他家的卫生间里钟秀发现了抽屉里那个摆着女孩首饰的抽屉里,赫然放着之前自己送给海美的那块腕表。而本收养的那只所谓的流浪猫,也正是叫锅炉。
而派对也跟上次海美邀请钟秀参加的那场如出一辙,甚至本看着他现在这个女友的眼神也与当时他看着海美的眼神是一模一样的。
钟秀终于是发现了本烧仓房的真正意义,于是他打电话邀请本出来。在一个清晨,钟秀杀死了本,然后像本描述他烧仓房的那样,烧掉了本的尸体。
《燃烧》是今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提名电影,是韩国导演李沧东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这也是村上春树众多小说改编电影中最好的一部。
原著小说烧仓房是村上春树小说集《萤,烧仓房及其他》,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特地拜读了原著。
简单来说,原著是一个现实被一步步剥离的小说,就像是女主角表演哑剧时候手里的橘子。在这个逼真的表演里,现实与虚幻,真实与假象之间的区别也就渐渐地模糊了起来。所以直到最后,主角也没能分清楚仓房到底有没有被烧掉。
而电影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后面钟秀杀人的内容,这算是一个比较大的改编,但是由于原著只是一个一万字不到的短篇小说,所以这个改编也是导演对于故事完整性的一个补充。
原著里男主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已婚男子,而在小说里钟秀是一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青年。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变化。电影里钟秀为了寻求真相和找到海美,每天都偷偷跟踪本,他对待爱情忠贞,甚至于相信海美的每一句话,无论那一句话究竟是不是谎言。所以他四处询问那个海美口中她曾经掉下去的井,也愿意相信那一只他从没见到的,叫做锅炉的猫。可倘若是一个已婚男子,大概就没有这样的心性和兴致了。
也正是因为主角改编成一个青年,导演在电影里表现了韩国社会另一个问题——贫富差距和就业。电影里经常充斥这样的对比:
钟秀的货车与本的保时捷;钟秀的努力和本的悠闲;还有那个像烟一样的女孩子海美,在遇见本以后,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他的怀抱。
所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年龄的改编,而是人物阶级的重新设定。
而饥饿感,就是电影里探寻的另一个主题,这无论是谁都是无可幸免的。钟秀的饥饿感来自于他对爱的渴望,所以他会去海美的房间里手淫,回忆那天在那张床上做爱的情景;
海美的饥饿感是对于花花世界的渴望,所以她会在吸食大麻以后在夕阳下妖冶地跳舞,作为一个自甘堕落者;
本的饥饿感是变态的渴望,是在用声色犬马吸引一个又一个上钩的女人完成猎杀。而这种饥饿感,在生命消逝的时候也就都烟消云散了。
电影里对于文学的梗用得也不少。电影改编自烧仓房,钟秀说自己最爱的作家是威廉·福克纳,而福克纳早就有一篇小说也叫烧仓房。电影里还把本成为盖茨比,就是那本了不起的盖茨比里什么都不做但是很有钱的盖茨比。
契诃夫说:「故事里出现了枪,那就必须要发射。」
所以电影的情节也就如想象的那样。让人悲叹的是,钟秀这样忠贞单纯的人,原本可以安安静静地度过了一辈子,却在巧合之中见识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然后被背负上悲怆的命运,成了一个被现实抛弃的hunger。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