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教育》读书笔记(十八)
文/李现风
2024年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书中的思想,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书中的值得借鉴的做法,提升自己的教育技巧;
三、书中的美句,有鉴于哲理性的句子,提升自己文章的语言魅力和教育文化水准。
读《做有故事的教育》作者王维审读书笔记十八:
第三章从“教育叙事”到“叙事教育”
四叙事教育核心研究项目举例
138.叙事教育研究一般遵循从“问题分析”到“问题解决”再到“成果呈现”的基本思路。毋庸置疑,主题班会的叙事化改造是一个核心项目。
139.当前班会课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重“会议”轻“课堂”。
二是重“控制”轻“交流”。
三是重“形式”轻“内容”。
140.好的班会课的目标一定是明确的,形式一定是多样的,成效一定是不留痕迹的,课堂氛围一定是轻松愉快的;再比如好的班会课的精彩一定是生成的,情感一定是真诚的,过程一定是让人有所触动的……如此种种。
141.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出了学生心目中的班会课所具备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一好的班会课应该是有意思的;
二好的班会课应该是有温度的。完全可以通过感情的浸润来完成。班主任在设计班会课的时候,一定要把人放在中央,要以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任务的需要去组织班会课,要让人从中感受到温暖,要让教育产生必要的温度,这是一节班会课能够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
三好的班会课应该是有深度的。这里的深度是指在主题的选择上要尽量从小处着眼,对一个侧面和一个点进行深化,挖掘丰富的内涵。要让一节班会课有深度,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式,一是分解主体,对比宏大的主体进行分析、解读,把大主题细化为一个个小的模块;二是对接生活,选择适当的小主题,然后将生活中的实例纳入班会课。
142.班会课,顾名思义兼具“会”与“课”的双重身份,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主题班会和常态班会。主题班会是符合学生群体成长共性的有规划、有主题、有系统策略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具有预设充分、主题鲜明、共性突出、体系完整等特点,是支撑学生品德教育的宏观“骨骼”,在实践形态上偏向于“课”。常态班会则是根据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德育问题和他们近期的行为表现,紧扣班级近况开展的自主教育活动,具有问题解决、行为补偿、价值修正的即时性实践价值,属于丰富学生品德教育的微观“血肉”,在形态上偏向于“会”。
143.很多地方的班会课已经开始“有课上”却仍存在着“课中无人”的现象,“课中无人”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教育内容上看,班会课设计存在碎片化、随意化的现象。从教育手段上来看,班会课普遍存在着强制的灌输、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