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城纪

第一部  寻找中洲

舱室

我看着倾泻而下的“瀑布”,就开始不由自主的大口呼吸,就好像有一双手一直在推压我的胸口。我呼吸的太快,目镜上开始出现水雾,我意识到地面的温度可能要比避难所里更低。我一边控制着自己的呼吸,一边等瀑布停歇下来。我告诉自己准备好了,熄灭了防护服的头灯,再一次检查了身上的防护服和头盔,沿着一个缓坡向上,把上半身探出地面。


第一章 重归(二)

视线越过屏蔽门的瞬间,在舱室里的我曾经幻想过无数遍的地上世界再一次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客观来说,我所幻想的完全不及眼前所见到现实的万一,或者反过来说也没问题,我眼前所见的现实也完全不及我所幻想的万一。

厚厚的碎石和沙尘混合在一起,整齐地堆积在我眼前,被风鼓动着,零星地沿着通道开口的边缘往我站立的地方下落。刚才屏蔽门打开的时候,应该上面也是堆满了厚厚地碎石和沙尘,所以才发出了或尖利或沉闷的声响。我看着还在不断稀稀拉拉往里落的沙石,收回来原本准备迈步登上去的腿。

我挪了一下站在坡道顶端的脚,只不过一会儿,滑落下来的沙石不知不觉就已经快要没过脚面了。我站定了往四周看去,目之所及是一整片和眼前沙石一样的浅灰褐色。而从半空到地面都是灰蒙蒙的,像是风扬起的沙尘在本是无法附着的空中织起了一张密网,风鼓噪起来,这沙尘结成的网随之扭转,沙尘和沙尘挤压、彼此堆叠在一起,再看时又像是在空中翻腾起来的浪。

我之前未曾见过这看似永不停歇而节奏也似乎好无变化的风,不知疲倦地催动着它遇到的一切。有细小的沙砾被风扬起打在呼吸面罩上,摩擦震动的同时也发出细碎的声响。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了电影《地球停转之日》里纳米虫吞噬工作人员防护服的画面,全身的肌肉顿时一紧,紧接着踏踏实实地打了个冷战。然后,便强做镇定,又战战兢兢地翻来覆去地查看身上的防护服是不是有被破损的痕迹。

好在一番看下来,除了看不到的背部,当然我也还没有失去理智到要把防护服脱下来检查,我终于从可能是自己吓自己的惊恐中安定下来。呼吸面罩里目镜的上部,已经微微看得出水汽。

我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但也就在这同时,另一个担忧又快速地占有了我的意识:我似乎在空气中闻到了一股像是潮湿苔藓,又像是铁锈,亦或是未燃尽的木炭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气味意味着什么。不知道这弥漫在空中的沙尘里,是不是真的有着如同电影中虚构的糯米虫一样看不见、摸不着,而且是超出我认知的东西存在。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所拥有的,有可能将其阻隔在外的只有这唯一或可依赖的呼吸面罩,不过到底能不能帮助我,给我提供保护,也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当我再向空中凝望的时候,被风一直鼓动着的沙尘,在半空中似乎变成了雾气一般的团状物,不断地从某个我不可见的喷射口释放出来。核爆在一瞬间让所有过去的常识变得毫无意义,它所带来的改变可能超越了形状、物态、温度、质量、颜色、质地、触感等等一切可以感觉的层面,也超越了我们原本用来区分物体之间种属差异的各种标准,它以未知和无限的可能性代表了一种夹杂着恐惧、绝望最后必然直至无奈的主观情绪。历史和文学都可以证明,所有的事情,一旦进入到一种因为无奈而选择接受的状态时,事情就会表现出一种稳定、平和、甚至是面带微笑的样子,然后在这平静的表面之下,已然心如死灰,放弃了所有的希望


我伸手在出口堆积着的沙石上摁了摁,要比我想象中的瓷实。即便如此,安全起见,我想还是尽可能地往远跨一点。左腿登一步上去,用力踩实了,才在碎石和沙土哗啦啦纷纷滑落之前,右腿紧跟着一步……

重回地面的感觉有点复杂:还在地下的时候,无论我如何调整舱室内的灯光,都掩盖不住在那狭窄空间里,挤在眼前的大块大块的金属隔板,时刻反射出的毫无生气的枯燥和呆板,我无法不对离开舱室生出无限的渴望。当然,我也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不曾奢望在核爆之后的地面上会再见到那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生活景象,但即便如此,当我看到四周只是一整片平整的灰褐色的时候,我有些不知所措。是的!均匀、平整,没有任何的起伏的灰褐色——曾经存在过的所有痕迹都被抹灭至干净,此刻的我,在这个出奇平整的地面上,不知道算不算得上很是突兀。

我蹲下身,沿着屏蔽门和通道出口的边缘摸索了好一阵,并没有找到任何可以在外面开闭屏蔽门的按键或者机械开关,看着碎石和沙尘还一直在往通道里滑落,一时间也没想到什么办法。不过,找不到可能也是好事,毕竟如果把屏蔽门关起来,也等于是断了我自己的后路,反正按照现在这个沙石的流速,一时半会儿也塞不满这几十米深的通道,暂且就这样吧。

我站起身,四下再看,心里不禁苦笑。第一次体验到了别人描述中的置身沙漠的感觉,我所能看到的都是一模一样、伏在地面的、平整到几无起伏的浅灰褐色的沙石,更远的地方被锁在雾里,在我看来,也是一模一样。我第一次置身在这种无差别里,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走。身在一个“森林公园”的我,此刻却完全不知道我在那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该往向何处。或者核爆已然对地球磁场、磁极造成影响,将来就会是新的方向参照了。不过,这是后话了。

既然如此,我便信步走出去了。

和地面的浅灰褐色不同,半空中的颜色是近似于赤红的颜色,但也是要浅一些,成团成团地挂在半空中。出来之前,我原本的打算是先找到公园里原本的小山,去看看原来避难所的入口是不是在核爆中受到损坏,看地面这些沙石的均匀情况,估计也不是很乐观。除此以外,我暂时还没有想到其他的目标,还是先以它为目标,边走边看吧。只是在这浓雾里,一眼看出去不过数米,而且能看到的也只有风在搅着这赤红色的雾团在蠕动……

人是需要给自己找点目标的,不然容易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

走了一会儿,我隐约听到了一个不是很清楚,但是很规律的像电子信号的“嘀嘀”声,我不知道这个声音是从一开始就存在,而只是我现在才注意到它,还是它也只是刚刚才响起。我并不知道它的含义,甚至还不太清楚,它是从哪里传来的。我试着屏住呼吸,缓慢地转动身体,仔细辨别声音可能传来的方向,这声响被裹挟在风里,听起来有些摇摆。

我继续向前,仔细回忆离开避难所之前在母机上查询到的各种信息,但毫无头绪。母机听到过很多系统告警或者提示的声音,但我显然没有很在意这部分内容。不过也有好消息,走了一段之后,我发现地面上不只是有浅灰褐色的沙石,偶尔能看到成片的黑色絮状物被风卷起来,还曾经有一片差一点拍在我身上。假设它们是从上风向吹过来的话,那么只要我逆着风向前,就应该有机会看到更多的这种絮状物,而且如果有机会,我决定尝试着在风中捕捉它们。

风不算大,哪怕逆着风对行走也并造不成什么障碍,只是这雾,浓,而且成团的染成赤红色,看久了,莫名得感觉像是干涸之后又变淡的血液的颜色,有种异样的眩目,我感觉有些头晕。我提醒自己尽量不朝这个方向去想,但是这个反射似的联想联系一但在意识里形成,就像是某种早已铺设好的轨道一样——只要我睁开眼睛,看到这赤红色,神经电流就很顺畅地流到那里。到了这一步,我很清楚,不管做怎样的心理暗示,结果其实都是在加强这种心理联系。

我试着闭上眼睛,往前走。

突然,之前一直响着的“嘀嘀”声,变得清晰起来。我睁开眼睛,在原地站定,再一次屏住呼吸,试图定位声音的来源和方位。细听之下,这“嘀嘀”声不仅变得清晰,似乎节律也在变化:变得,急促起来。按照常理推测的话,这种节奏由缓到急的变化,一般只会预示着两种情况——一是提示某个时间的临近,二是提示与某个目标距离的临近。要想分辨出当前的情况是前者还是后者,也很简单,只需要我停下来,等待“嘀嘀”声是否会有变化。

于是,我缓缓地蹲下来,留意“嘀嘀”声响的变化,顺便四下转头看看。蹲下之后就不用再看着眼前赤红色的雾,浅灰褐色的沙石相比之下也显得让人亲近。我伸手抓了一把沙石,发现这些沙石出奇的轻,像是空心的一样。我低头四下又找了几块稍微大一些的石块,同样都是浅灰褐色,也同样都是轻飘飘的。我捡起一块,伸手顺着风朝空中一扬,小孩拳头大小的石块被风托了一下,斜着远远地落地了。难道这些石头的构成已不再是石英、长石、云母或者方解石?突然出现的这个新问题,让我暂时忘记了要等待“嘀嘀”声的念头,不过稍后就知道这个等待也确实没有意义。

我保持了蹲着的姿势,眼睛盯着地面,以一种奇怪的四肢着地的方式四下挪动着,我想找一块稍微大一点的石块砸开看看,看从断面上能不能看出些什么端倪。这些石块虽然重量上轻飘飘的,但质地上却又很是致密,并不是很容易断开,而且在形状上多半又都是团形,没有趁手的工具确实也不好看。

……

低头蹲久了,颈部隐隐地不舒服,慢慢地头开始发胀,我昂起头来,闭着眼,绕着圈活动一下脖子。这让我想起之前经常通宵伏案写案例的时候,总是要到快凌晨了,我的紧迫感才从深夜的热闹里抽身回来,盯着我把白天咨询的笔记整理成档案。没想到,现在伏案敲字变成了伏地摸石头。想到这里,嘴角的神经不自觉的扯动,嘴角也就向上扬起。我睁开眼,四下扫视,还是想找一块能拿捏的石头。然而,就在我右手边的雾里,我看到了一盏一闪一闪地绿色的灯。

我当即呆在原地,确切地说是僵在原地,像是一个因为失去指令继而失去行动能力的机器人。毫无疑问,这正在闪烁的灯不可能是在核爆之前就出现在这个地方的,也就是说,这灯光证明了,除了我之外,一定有其他人在这附近活动,而且,极大地概率是曾经和我一起躲避在这避难所的人。

我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部 寻找中洲 第一章 重归(一) 核爆之后的第127天,也是躲入地下的第154天。 和其他获得躲入地下机会的人...
    转角那家的马叔叔阅读 176评论 0 12
  • 2020年9月29日 隔壁关门嗤拉声响起,楼道里有人走路的碎步声传来,还有小孩被妈妈哄的声音。隔壁的小男孩整天闹嚷...
    佘大玻阅读 1,171评论 0 0
  • 今年暑假,我与妈妈踏上了盼望已久的大美新疆旅程。我们将环绕北疆欣赏塞外壮美山河;将去南疆探索独特的异域风情。...
    ability呵阅读 1,083评论 1 3
  • 五号线6号车厢屏蔽门旁的座位上,余波右手的拇指不停地滑动着手机屏幕,在趁年轻群成员里查看着女孩们的资料信息。有些女...
    佘大玻阅读 715评论 0 0
  • P1C3 出逃的剑客(绯岩) - A.C 2020 离门山的山峰可能还称不上伯加索斯山脉上最秀美的一座,但绝对是最...
    恶人CC阅读 54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