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感悟】Day37
[礼物]《给孩子的商业启蒙》Day1
[爱心]本质,走出思维的窄门
今早本是可以休息的,但是看到书房曾经翻了几面的这本书,想到刚读完了财富方面的书,可以趁热打铁来看下如何引导孩子有一些商业上的启蒙。
读下来发现作者真的是良苦用心,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对话来一步步总结出一些底层逻辑、基本原则,教给他本质性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的态度和行为。
从如何按时到校来揭示要达到目标需要做好规划、执行规划、不断调整,到对规划和执行的复盘去看哪个环节可以做得更好,无一不是超级实用的日常生活所需。
“为了做到某个标准,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先难后易?先易后难?同时做!”
“宁愿慢,不能停。”
“懂得延迟满足,未来获得更大成功。”
“多参加同向为竞的游戏,少参与相向为争的游戏。”
“有态度才有动力练习技能,有技能才能获取知识。”
我愿陪伴孩子,拓宽认知,一起成长。
【阅读感悟】Day38
[礼物]《给孩子的商业启蒙》刘润
本质 走出思维的窄门
本章节余下两节,一是到达终点和选择赛道谁更重要——莫把手段当目标。手段向来是为目标服务的,是工具和方法论,自然是可以改变的、灵活运用的。每一个小目标的背后一定是一个更大的目标,我们需多加探索,不断去往前走。
二是爱的本身就是用处——无用之用。爱好本身就是用处,无需特别赋予它特别的意义。坚持喜欢的事情,自带动力和激情,自然是有着不可忽略的用处。
逻辑·探索世界运行的真相
很多时候我们看待世界万物、世间百态总是流于表面,而忽视了其本质所在。面对what 和 how,不妨多问一句why,你会发现有很多特别的存在在等你去探寻。
煮饺子为什么要加冷水?洗衣服用洗衣粉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有一些洗衣机可以不加洗衣粉?孩童时期没有好奇的提问或得不到合理解答的我,现在需要去读书学习来填充知识漏洞,真是个奇妙的事情呀。
接着,作者针对增强回路,股权和债权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让孩子理解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有一点关于怎样让孩子喜欢写作很是实用,那就是激发激情,保持风格提升能力。具体做法是,用公众号激发孩子写作热情,让大众的点评来提升他,让赞赏的小利来鼓励他,一切皆是良苦用心且效果俱佳。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对这件事的处理方式可以充满灵活性。
爱好本身就是用处。
多问一个为什么,多往本质有一层。
从本质出发,选择适合的方法达成目的。
理解事件本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才能从根源出发。
在股权与债权中懂得风险与收益。”
【阅读感悟】Day39
[礼物]《给孩子的商业启蒙》刘润
[爱心]逻辑 探索世界运行的真相
越读下去,越钦佩作者对孩子思维锻炼的引导能力,从一件件生活小事入手,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诠释一个又一个商业概念。这让我这对商业东西入门不深的老母亲,一边惊叹一边想着怎么推送给孩子爸来学习学习。哈哈哈,当然,还是我先学会吧。
有个“鸡蛋效应”的概念,很是有趣。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更值钱,所以做蛋糕的时候哪怕只是打了一个鸡蛋进去,也会觉得这个蛋糕格外的香甜可口。这是因为“我们对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食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而实际上,我们自己做的东西不一定是自认为的那么高价值。
妈妈买东西比你便宜,这是为啥呢?因为价格是由四个要素决定的呀:成本,供需关系,效率,还有信息。前三个因素我们都比较了解,最后一个是说当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会产生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那么买家的心理价位和卖家的成本之间就会有空间。所以,妈妈会讨价还价,买得自然要比不会还价的我们买的便宜多啦。
“做一件事情,做的次数越多,学完坚持做期望值大的事情;次数越少,越要懂得分摊风险。”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是重要的逻辑基本功。”
“讨论问题时,离了参照物争高低没有意义。”
“我们总认为自己做的东西价值高于其本身。”
“价格四要素:成本、供需关系、效率、信息。”
[爱心]思维 谁定制规则,谁把门看守
神奇的是,吃火锅也能告诉孩子关于运筹学的概念,真的是智者多能呀。怎么用科学的方法吃火锅呢?是刚煮熟的肉直接吃烫着嘴巴?还是放在一边冷一下过一会再吃,“过一会”的等待时间里可以放新的食材下锅,节省了时间,又能不烫嘴巴。交错开步骤,充分利用时间。
而所谓运筹学,本质是优化。最简单的优化方式,就是通过改变排列组合顺序,让同样的资源产生更多有效的结果,同样的行动有更高的效率。最后,作者说,火锅也有生活的哲学,小事情也藏着大道理。
其他很多个有趣且能够引发孩子思考的小故事,每个都挺实用。值得一读,也值得和孩子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永远在心中放上purpose,你才不会loss focus。”
“思考问题时,脑中应浮现一个体系,即 用系统性思维思考。”
“优化时刻放心头,火锅治国都做好。”
“谁受损失就怪谁,才能改变受损失的结果。”
“为复杂事情制定标准,让选择更简单。”
“只有辩证地考虑问题,才能想得更全面。”
“不断用新的外延,去考察内涵的精神性,就能获得愈加明晰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