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轻教师与我交流,她阐明了如下观点:当今孩子缺乏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等获得的对于美好事物的体悟能力,通过探索大自然开阔视野获得的对于世界的好奇心,通过梦想激励获得的对于人生成长的内动力。这些考试不考的能力,也是不好教的能力,往往决定孩子们通过教育这个通道来提升人生成长的效率和持续性。我深表敬佩,这说明我们的年轻教师已经有了很深邃、很高远的思考。
但这让我想起了学校,如果这位年轻人的教育理想能实现的话,我们的学校应该秉承什么样的办学理念?什么样的文化和环境来支撑、容纳这样的教育理想的生长与生成?之所以有如此的思考,是源于看到不少的学校缺乏让这样美好的教育理想实现的环境与土壤,身处其中的老师们有心却没有机会去兑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中午午饭后,我喜欢在校园里走走看看,这个时间是育英学校的孩子们“快乐大午间”的时间。育英学校的校园很大,里面有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4000余名。就在这个午间,这些不同学段、年龄不同的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和喜好尽情的活动。
有打篮球的、踢足球的、打乒乓球的;有在图书馆读书的,当然也有在教室内休息的。但是,最打动我的几个场景是这样的:几个学生围坐或并排坐在一个银杏树下面的木质椅上做作业;有时当你转到一个相对人少的地方,会看到一个学生自己在读书;几个小学生在刚刚盛开的玉兰树下捡拾花瓣,不远处有一名老师微笑着在等待着什么;几个中学生搬起草丛里的石板,在寻找这什么,走进看,原来是在寻找昆虫;有几个女生坐在长廊里的座位上,正在研讨情景剧的具体事宜;有的学生拿着照相机正在专注的拍摄校园里刚刚盛开的梨花;在大厅里,你会看到有的学生在忘我的弹奏钢琴、吉他;还有很多在玩着只有他们明白的游戏;有的三三两两在对弈,在水边赏鱼,在动物园观看孔雀,在聊天,在散步,在沉思……
当你阅读完我描述的这些场景,你可能会说,这也太自由了,这样的校园景象也太迷人了。是的,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是学习实践、学生交往与学校环境互惠的一个场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在教室之外可以继续展开学习,也就是非正式学习,学生可以在没人引导的情况下进行自我引导,或同伴相互激励,这都在自然而然中发生。相同年龄、甚至混龄学生可以实现不经意的交往,在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关怀,社会交往能力潜滋暗长。这种方式的学习与学校环境之间不断地恰接与推进,每一个生命变得机敏、活跃,离开书本,在真实学习环境里熏染、尝试、探究、创造,学校环境被彻底调动起来,满足学生不断发展与成长的需求,把学习者与更多广泛的经验、情感与品格联系起来,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可以根据相同的志趣合作学习。这是一个环境本身能够“学习”的校园,它会邀请丰富多彩的项目化学习在校园里诞生。这样的校园学习方式与教室内、实验室内的传统学习方式相互融通,互相浸润,相辅相成。
这个时空的学生生活与学习是完全交给学生做主的,育英学校创造了一个学生可以在其中润物无声地接受教育并茁壮成长的环境氛围。当你身临校园,你的激动会接踵而至,你会被自然地拉回到童年时代,你会发现到处都呈现出让生命律动的场所和元素。在此,我不得不对这样美好的校园进一步进行诗意的描述。
走在校园的道路上、各种功能室走廊里,你会时时处处感受到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步入银杏树林,便见到一些散落有序的石桌石椅,学生可以在此谈心、休憩、读书、下棋、嬉戏;漫步在果树园,学生可以研究各种植物,欣赏春天的花朵,体验秋天的收获;还有学生农场里生长着的麦子、黄瓜、油菜;动物园里可爱的兔子、鹦鹉、鸽子、孔雀、羊驼;水池里自由的鱼儿;天空中树枝上鸣叫的不知名的鸟儿,在江山社稷广场拍婚纱照的校友……
如果想读书的话,小径旁、走廊里、景点处,随时随地就可以选择一本喜爱的书籍,坐在亭子下、花树旁、草地上、石水边的木头椅子上阅读;如果想展示自己或班级才艺时,校园里有多处设计独具匠心可供表演的温馨展台……。
当休闲、读书、游戏、研究、展示、民主、服务等原生态的成长元素能够在校园里找到滋生之地时,当个性、兴趣、秘密、心愿、激情等能够在校园里自由绽放淋漓发挥时,当每个人的行动都能在校园里有权利、有机会选择时,这样的校园就变成了有生活化、有文化力的校园,在这样的校园里学生的内在生命和精神才能得以捍卫、尊重和解放。“最美校园,做最有价值的教育”,将不再是一句追求的理想化或理念式口号,而是一次真真切切地踏踏实实地教育实践与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 当师生都对自我生命有了承担,把学习当做自己的兴趣,“独立、自由与创造”这三种精神不再由外在的控制力来实现时,真实的教育生活就凸显了,学习者会去自觉追寻自己的内在生命需求,不同学生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里相遇后,会共同走向一个新的世界。文章开始那个年轻教师的教育理想只有在这样的校园里才会有得以实现的可能。
育英学校于会祥校长提出学校德育的六条主张中,其中有如下两条:学生和校园环境的交互能使学生的成长更具精神品质;积极支持学生同龄之间、混龄之间的健康交往、志趣交往;在学生真实丰富的校园生活中,习惯、目标、体验、榜样等应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力要素。”这是对上述校园环境、学生业余生活的一种精准的提炼与诠释,这样的校园,对学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一生会带着发自内心的使命,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