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明天就是立秋了。今年的立秋是阴历七月初四,属于“晚立秋”!(立秋在阴历六月称为"早立秋",若阴历七月则称为"晚立秋")
晚立秋有什么不一样呢?民间有句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就说今年的"秋老虎"会很猛,容易伤人,夏天不会很快过去,还要经历一段燥热的日子。
立秋节气我们养生要注意哪些?
“秋已立,暑难消”,虽说秋天降至,但此时伏天还没有过去,依旧非常的热。
立秋当天,我们可以像“躲春”那样,适度“躲秋”。"躲"这个很生动,蕴含着一种养生智慧,躲个自在、躲个清净,让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自在。有条件的可以立秋当天居家、悠闲在家“啃啃秋”,不宜多操心,宜享受身心放松时光。(没有条件的上班族可以“摸摸鱼”,适当放松哦)
注:啃秋又叫咬秋,可以吃桃子、西瓜或者香瓜,意为把秋咬住,入秋多吃果蔬,有助于防燥。
立秋节气这15天,饮食起居可以这样安排:
①别错过“四大名补”
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及膳食纤维,营养价值很高,可以作为坚果,每天适当吃一点(10g左右),能健脾养胃,补充能量、润燥滋养。
芡实:立秋人们开始重视“补”,芡实具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能够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还能缓解秋燥。
栗子:秋天吃栗子几乎是刻在我们中国人的DNA里,其性温,味甘,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作用,但要注意栗子的热量并不低,每天吃5-8颗即可哦(本身消化不好的人要注意少吃)。
莲子:性味甘平,清热泄火,又能养心安神,容易秋燥睡不好的宝子,就可以适当吃莲子,有助于清心稳定状态。
注:除了以上,立秋时节还可适当食用芝麻、粳米、糯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食物,起到滋阴润肺的效果。
②“贴秋膘”补精气
一夏无病三分虚,今年夏天偏湿热,人更容易疲倦、乏力、虚弱,贴秋膘不是说长肥肉,而是要给身体适当补补,补充三伏天所失去的能量。
分享【黄芪党参鸡汤】
食材:党参40g、黄芪8g、紅き5个、枸杞适量、半只鸡
做法:
1、将鸡肉焯水
2、将所有食材除枸杞外,全部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炖煮90分钟
3、 最后放入枸杞,加入适量盐即可。
注:姨妈前不喝,容易上火的宝子少放点黄芪。
③起居上忌“三事”
1、忌久坐不动
秋季是运动的最佳时候,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肺活量,养肺,强身健体。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八段锦、站桩、快走等,不宜剧烈运动哦。
2、忌熬夜晚睡
入秋后,最忌熬夜“散阳气”,充足的睡眠,能够让体内的阳气得到好的蓄养,使身体各系统和机能得到恢复,晚上11点前入睡为宜。
3、忌忧心过度
《黄帝内经》日:“西风生于秋,病在肺”“在志为忧”,你会发现很多人到了秋天就容易肝气不舒,情绪低迷,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结伴出门散心哦。
注:内容仅供参考,所涉及的食疗方子仅做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指引哦。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存在个人差异,身体不适还是要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