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发觉,日常生活中,其实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
比如:
- 工作中,交接任务时,没有交代清楚,导致做了大量无用功;
- 聊天时,因为一句失语,让双方产生罅隙,关系受到影响;
- 乃至,谈合作、认识新朋友时,因为不擅言辞,留给对方的第一印象很差,导致错失了一次机会……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也强调过这个观点:大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更高效地沟通,那么,许多误会,争论,不和,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沟通能力不同于口才。口才需要大量的训练,需要会讲故事,需要适宜的性格,也许还需要一些天赋,但沟通则不然。只要发现问题所在,有意识地去锻炼,就可以避免许多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呢?
高效沟通的3S原则,帮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1、简洁,Simple。
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你传达一段信息,花了多少时间,往往就意味着对方需要同等的时间(甚至更多),才能完整接受和理解你的信息。
如果你每次交流,都特别冗长、繁复、缺乏重点,那反过来,别人就不得不用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解析、脱水,才能理解你想传达的内容。
一方面,这容易导致信息的失真。
另一方面,这导致,每一次你跟别人对话,都会耗费对方大量的认知资源 —— 久而久之,别人可能意识不到,但他的大脑,已经在潜意识里,替他进行了「表态」。
我就碰到过这样的客户:坐下来,开始聊,拉着你从行业、政策、公司、环境聊起。耐着性子听了5分钟,10分钟,还没切入正题,只好单刀直入地问:对不起,请问您的问题是什么?您想跟我探讨什么东西?
可想而知,这样的对话,如果频繁起来,会令人多么身心俱疲。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微小的细节,决定了我们的形象,以及别人如何看待我们。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啰嗦,也不要紧,因为很多时候,这并不是一个「是」与「否」的问题,而是程度问题。
我们很难控制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可以尽量让自己的表达,更简洁、高效、流畅。
下面,分享几个有效的方法:
1.1 关注「信息点」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是传递信息。一切的语言、形式,都是为了更好地「搭载」信息,让对方能够更方便接受。
那么,在你表达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我要传达给对方的核心信息点,是什么?
你会发现,其实,把大量的篇幅和语言去掉,也不会影响这个核心信息点的表达。
那么,是不是每次沟通,都只传达核心信息点就可以呢?——当然也不是。
比如这篇文章,如果只是传达信息点,那几行字就能解决了:说话要简洁。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还是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为什么?
- 因为我需要营造一些场景,让你对「讲话啰嗦」产生共鸣;
- 点明原因,为什么我们讨厌啰嗦的人;
- 提醒你: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然后再循序渐进,一步步展开,将每一个点讲清楚、讲透,避免让人产生误解。
所以,你会发现,关键不在于「只传达信息点」,而是在于:我所讲的每一句话,对传达核心信息点,能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用,那就是冗余的句子,删掉。
这就是我写作的方法。每写一小段,回过头来看一遍:这句话起到了什么作用?如果删掉,会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会,留着。不会,删掉。
讲话也是一样的。
养成这样的习惯:在讲话之前,先想一下:
- 我要说的下一句话,跟我们讨论的主题有没有关系?
- 会不会模糊了主题的核心?
- 它是能加强对方对主题的理解,还是反过来,会让对方感到迷惑、无所适从?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请试着,把这个习惯内化,让它成为下意识的自动化思维。
你会发现,一旦你将思维切换成「信息点」,你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重点」。不会再有大范围的偏差,也不会再有「讲重点」的情况发生。
为什么有些人,思维总是特别敏捷,讲话总是能紧扣重点、毫无废话?
并不是他们更加聪明,无非只是因为,他们时时刻刻在心里装着「信息点」,并围绕信息点去组织语言而已。
这就是思维的升级。
1.2 反思自己的语言
我一度也是一个讲话啰嗦的人。
如果在座的朋友,听过我一年前的知乎Live,也听过我近段时间的课程,你会发现,感觉很不一样。
那时候,不但讲话啰嗦,语速还快,开知乎Live时,为了克服这个问题,还特地写了几万字的逐字稿,拿着稿子念。
但我发现,文章写起来行云流水,但读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我会下意识地加入很多口头语,这就导致了听起来很细碎,冗杂。
尽管许多听众都表示「信息量很大,完全不会觉得水」,但至少我自己是不满意的。
所以后来我怎么做呢?反复听自己的录音。
我会着重听自己的语速、语气和用词,一旦一句话,连我自己都觉得烦,那我就会在心里记下:这里扣分了,要改善。
然后,再读一遍,录一遍,再回听。直到满意为止。
这一年下来,成果就是:从写逐字稿,到不用写逐字稿,都能保持简洁和流畅。
因为,通过这么一个过程,我会在心里建立起一个反思系统:
一旦我讲了一句话,开始让话题跑偏,有可能使听众厌烦,有可能造成额外的认知资源负担,我的大脑就会先给我拉响警告:
这里扣分了,注意,需要马上处理!
这么一来,我就能将话题重新拉回来,及时避免「掺水」。
所以,一个建议是:不妨回看一下你和朋友、同事的聊天记录,换位思考:如果是我,看到这样的对话,会不会感到烦?
会的话,是从哪些地方开始感到烦?可以怎样去避免?
如果能够录音,就更好了。试一试,跟朋友聊天时,将你们的对话录下来,然后回听。一边听,一边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述:
- 哪些地方讲得太多了?
- 哪些句子是可以删掉的?
- 哪些时刻应该提醒自己注意?
另一方面,可以在沟通时,着重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流露出些微的不耐烦、走神、心不在焉,就立刻给自己一个信号,问自己:
- 我是不是讲得太多了?
这几个方法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地帮助你,对自己产生一个全面的认知。
慢慢的,你就能建立起一套预警系统,帮你时刻监控自己的表达。
1.3 练习复述
我以前在公司的时候,一直践行一个做法,就是「立会」。
顾名思义,就是大家站着开会,围在一起,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打算做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可能需要什么协助,等等。
讲的时候,同步控制时间。一旦超时了,过,轮到下一个人发言。
这在敏捷开发团队里,应该很常见了。
长此以往,大家逐步养成了高效沟通的习惯。乃至于,跟客户和外部合作伙伴沟通,都经常觉得「对方的废话实在太多了」,有时候忍不住提醒:「请长话短说」。
所以,锻炼沟通能力,最有效的,还是有意识的练习。
不必大量,也不必高强度,只要每天做上几分钟,就能有意识地控制我们的大脑,更高效地组织语言。
怎么练习呢?可以从自己接收到的信息开始,进行复述练习。
比如,你读完了这篇文章,不妨试着将文章里的内容,提炼、浓缩出来,在心里讲给自己听。
同时,设一个闹钟,给自己定一个时限,比如30秒。要求自己在30秒钟内,将这段信息讲清楚。
你可能会发现,在复述的过程中,会丢失掉大量细节。不要紧。慢慢来。
一次讲完了,你可以换一个主题、角度,再组织一次语言,讲30秒钟。
比如,第一次,你可能会讲「如何做到简洁」,然后一、二、三;那么,第二次,你可以选取一个丢失的细节,重新讲。比如:
- 为什么要简洁?因为balabala……
- 如何关注信息点?如此这般……
练习过程中,严格遵循限定的时间。时间到了,停下来,问自己:是否将信息表述清楚?如果没有,还有哪些地方能够优化?
时间以多长为宜呢?可以先设定为30秒。
这就是经典的「电梯法则」。有一句话叫做:如果你不能在30秒内,将一件事情讲清楚,那给你30分钟你也做不到。
这里的前提是:在30秒钟内讲清楚一件事,包括前因后果,并且令别人产生兴趣 —— 这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与此同时,也能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及思维能力。
2、明确,Specific
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将信息高效地传达给对方,并在这过程中,保证信息不会「失真」,确保双方对信息的理解一致。—— 这就是「明确」的定义。
我想,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
「把那份报告赶紧做一下,6点给我。」
「那个客户的资料好了吗?赶紧发我一下。」
「你还不明白?你自己想想怎么回事!」
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哪份报告?」「哪个客户?」「究竟怎么回事?」对方已经急匆匆地走远了。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过,这种现象,叫做「知识的诅咒」:
当你已经「知道」一个东西时,你就很难站在「不知道」的前提下,去思考问题了。
简而言之:当你在脑子里,将两个概念进行了联结 —— 比如将「张老板」称呼为「那个客户」—— 你就会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也会这样想。
你脱口而出「那个客户」的时候,你期望对方也在脑子里同步进行翻译:将「那个客户」转换成「张老板」。
这是人天生的弱点之一。
我们所想的东西,跟对方所理解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如果讲话缺乏明确性,那么,越简洁,其实越不好。
因为,越简洁,就意味着你传达的信息越少 —— 无论是关键信息还是冗余信息。那么,相对应的,能够用来辅助定位、理解的信息,也就相应减少了。
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除了简洁,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明确。
只有明确了沟通主题和内容,才能真正达到高效。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沟通的明确性呢?
2.1 反馈
对于大多数工作场合,反馈,是确认信息传达无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
原因很简单,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传播模型,它由两部分组成:01是单向传播路径,02是反馈环节。
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仅仅使用单向传播的话,至少有三个环节,可能造成信息的扭曲 —— 亦即图中标了1、2、3的地方。
所以,为了确保信息被正确无误地传递,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加一个「反馈」环节,让A知道,B所理解的信息,跟A心里所想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最简单的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话,概括和复述一遍信息。
所以,我在工作中,每次交代完一个任务之后,都会要求对方立刻用最简单的话概括:
- 我要你做什么;
- 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
- 你需要怎么去做。
同样,一场会议开下来,每个人被分配到了任务,在会议结束前,我一定会让每个人站起来,用一句话简单讲一下「我要做什么」。
交接工作的时候,也要养成这个习惯:对方跟你说了什么,记下来之后,立刻问他:「我复述一遍,你听听看对不对。」
然后,结合第一篇「简洁」的内容,简要复述要点。
这可以快速让双方建立共识。
2.2 主题先行
有些讲沟通模式的书,可能会告诉你「结论先行」 —— 这其实不太准确。更严格的表述应该是「主题先行」。
主题是什么?其实,就是沟通过程中最关键的信息。它可能是结论,可能是讨论的话题,可能是核心问题,也可能是某个特别重要的消息,诸如此类。
跟我聊过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我是一个特别追求高效的人。所以,我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一定会先思考:
- 我们这次要讨论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 有哪些话题是跟这个主题有关系的?
然后,再从这个核心主题,慢慢延伸、发散、演绎。
譬如说:跟朋友探讨合作,我会这样说:我想跟你聊聊合作的事情。我这边呢,看法是……我希望从你这边得到的信息是……
然后,如果话题延伸向其他地方,比如背景,经历,故事,案例,等等,再顺藤摸瓜转移过去。
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注意「核心主题」,时刻思考「现在讨论的内容,跟核心主题有什么关联?」那么,就可以掌控好整个沟通过程。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很简单。沟通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那么衡量一场沟通是否成功,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有多少信息得到了有效的传递。
那么,先明确核心主题,再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就相当于给整场沟通,划下了一个边界和方向:对于每一句话,我们不但能够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还可以知道「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句话起到什么作用」。
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知道,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每一条信息。
举个例子:当你迷路了,看地图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找什么?肯定是找「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对不对?
只有知道了现在身处的位置,再找到目的地,你才能建立起一整条路径,知道应该怎么走过去。
「主题先行」起到的就是这么一个作用:通过明确主题,为整场沟通定下基调,打下一颗楔子,从而,为后面所有的信息传达,找到一个有效的依托点。
这可以大大地节省沟通双方的认知资源。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人说话缺乏逻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过于发散,没有紧扣沟通的主题,所以信息会显得非常「零碎」。这时,就需要对方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将零散的信息拼凑起来,尝试着去理解。
下次沟通时,试一试,先直接抛出主题,再通过主题,去延伸到其他信息和话题上,并始终围绕主题进行。
这样,你能够更有目的性地传递信息,对方也能更好地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认知里的哪个位置。
2.3 封闭
这个法则,主要用在提问上。
什么是封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问职业规划,对比这两个提问:
- 1)L先生,请问我适合做新媒体运营吗?
- 2)L先生,请问无任何经验能进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吗?
显而易见,第二个提问非常明确、具体,我用一句话就可以回复他,他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
但第一个提问呢?我可能需要反复问他好几句话,花上十几分钟,才能大致了解,他究竟想问什么。
如果把一个问题,看成一个开口,那么,开口越大,意味着问题越模糊、越开放,这时,对方能够给到你满意答复的可能性,也就相应更低。
反之,问题的开口越小,就意味着问题越明确、越封闭,这时,对方只需要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了。
比如这张图:
显然,第二种情况下,你获得想要的信息的可能性,比第一种高得多。
所以,当你向别人进行提问的时候,不妨参考** SPI 表达模型:**
- S:我的背景(Situation)是什么?
- P:我所面临的问题(Problem)是什么?
- I:我需要获得的信息(Information)是什么?
然后,再用一个问题,将这三者结合起来。
比如:L先生,您好,我是某某专业毕业,无工作经验,但对互联网很感兴趣(S),我想进入互联网行业(P),请问哪些岗位比较适合零基础、无专业背景的人呢(I)?
这相对来说,就是一个比较明确、更好回答的问题。当然,如果能针对每一个要素,描述得更加完整,回答起来会更有针对性。
很多时候,沟通的模式,其实就反映了一个人思维的模式。
提问、表达时过于模糊,不够封闭,很多时候,其实就意味着:你自己也没有好好思考,而是把这个思考的责任,甩给了对方。
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2.4 细节
沟通的场合,无论是批评还是褒奖,尽量落实到细节,这样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不仅仅是职业场合,平时沟通的时候,注意这一点,也能解决和避免许多问题。
如何落实到细节呢?可以参考 SBI 表达模型:
- S: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Situation)下;
- B:你做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Behavior);
- I:这件事情给我造成了什么感受(Impact)。
譬如说,你想表达对一个人的批评,可以这样说:
- 小李,上周五的报告里面,你犯了一个错误,虽然不严重,但会显得你很马虎大意,下次请注意。
- 小张,上周末的会议中,轮到你作报告时,你讲错了一个数据,这令我感到你并没有特别用心地在准备报告,下次请务必注意。
这样,就非常清晰、明确地将你的感受,传达给了对方。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模型也非常好用。
尤其是跟朋友、情侣闹矛盾的时候,如果能够不吵架、不诉诸人身,而是心平气和地将问题摊开来,告诉对方:你在什么时候,做的什么事情,使我产生了不好的情绪 —— 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解决误会和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问题完全摊开来,展示在面前,再去寻求一致共识。
3、Soft,软性、非对抗性
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当你想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你通常会怎么做?
- 举个例子:你的上级做了一个决策,你认为不太妥当,你会怎么去劝说他?
- 又或者:你负责的产品出了点问题,需要请研发部的人帮忙解决,但这件事情会额外占用他们的人力资源,你会怎么去说服他们?
- 再比如:你需要说服你的朋友,相信某个观点,或者采取某个行动,你会怎么做?
你可能会联想到上一期的内容:主题先行,传达信息点,简明扼要……
更进一步,你可能会想到这些:摆事实,讲道理,列数据,举例子,等等。
你可能会列出大纲,打一个腹稿,慎重组织语言,保持逻辑的严密性……
这些有用吗?有用。但足够吗?不够。
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陷阱:
当你开始思考「我要如何说服他」的时候,其实已经犯了一个错误:你将自己摆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
什么意思呢?我们说「说服」,往往意味着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观点、意见,去让对方信服,让对方同意自己的立场。——很多时候,这就意味着「对抗」。
你会发现,说服的本质就是对抗 —— 当你提问「能不能」「要不要」的时候,当你准备向对方提出异议的时候,当你认为对方「说得不对」的时候 —— 其实,你就已经开始进入了「对抗」的思维:
你在试图(有意或无意),用你的思想,跟对方的思想相对抗,并决出一个胜负。
这是人的本能,人本身就是喜欢对抗的。
但这也是非常低效的。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是跟对方站在同一个立场上,从对方的角度思考,找到双方思维、利益、立场的交叉点,然后探讨「能不能取得更好的共识」。
——也就是化「说服」为「合作」。
——我将其称为「非对抗性」。
这就是 3S 的第三个原则:Soft,软性、非对抗性。
心理学上有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则:我们更愿意相信的,永远是「跟自己一致的人」的意见。
举个例子:比起广告、媒体宣传,你更愿意相信的,一定是来自朋友的推荐。因为前者很可能是在盘算着「把你卖掉」,而后者很多时候,是真心诚意为你好。
同样,当我们面临一些重要抉择时,比起咨询一些「高高在上」的专家,我们往往更愿意去寻求谁的意见呢?
大多数时候,是那些经历过相同困扰、但最终解决了的「同类人」。
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他们跟我们是「一致的」,提出的意见会更有价值,同样,我们接受起来也会更简单。——这就是著名的「圈子效应」。
- 当你认为对方「跟自己一致」的时候,你会下意识地寻求和强调彼此之间的共性;
- 而当你认为对方「跟你不一致」的时候,你下意识寻求的,是彼此之间的区隔。
这就相当于,你先在两个人之间划了一道沟壑,然后再开始沟通。
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说服」,就是处于这种情况。
所以,你会看到,许多市场营销手段,都是这种模式。他们会告诉你:我曾经也跟你一样,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底层白领,拿着几千块的薪水,自从我如何如何之后,现在月入多少多少万,只要你怎样怎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
相比起那种高高在上的导师姿态,这样的宣传口径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因为大家会觉得,他跟我们是「同类人」,他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复制的。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非对抗性」思路。
所以,我经常强调一个观点:大多数时候,争论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一旦涉及「争论」,其实就已经将双方放在了对立面。
很多时候,争论的双方并不是真的要得出一个结果,而只是单纯地争一个输赢。
更具体一点说:很多时候,我们争的只是「说最后一句话的权利」。
想一想,对不对?
但真正意义上的「争论」,应该是什么呢?
——是双方站在同一个立场,然后互相交换信息,以达到对某个观点、某个事物更深刻的认知。
否则,只是浪费时间,徒增烦恼而已。
这也是一种「非对抗性」。只有这样,我们所消耗的时间、精力,才不会白白空耗在「填平沟壑」上。
那么,有哪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非对抗性」呢?
3.1 寻求共同目标
我跟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总会问自己两个问题:
- 1)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什么?
- 2)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
第一个问题的作用是:它决定了讨论本身是否有价值。
原因很简单:如果连目标都不一致,那就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比如说,如果你想探究清楚一个事物,而对方只是想抬杠,那最好的做法就是赶紧远离他。
在这个基础上,问自己第二个问题,则更加重要。
- 一方面,它可以理清楚,有哪些东西是不必讨论的 —— 这可以大大节省讨论的时间;
-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它可以将讨论双方放在同一立场上,而不是对立面。
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
当你问「有哪些地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时候,你的思维就已经发生了转变:
你所着眼的,是双方的「共同」,而不再是「不同」。
亦即,你会先跟对方找到一个观念的交集点,再在交集点之上,条分缕析地列出不同的地方,一点点摊开来讲,寻求达到共识。
这时,你们的立场已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对手」,而是「战友」。
这就是一种更有效的说服模式。
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图:
3.2 诉诸利益
经常需要交涉的朋友,一定会了解:交涉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什么?
- 不是告诉对方「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所以你得听我的」;
- 而是「这件事对你有好处,你不妨这样做」。
后者的效果,会远远优于前者。
回到一开始的例子:如果你要请研发部的同事帮忙,可以怎么说呢?
一个比较好的思路是这样: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可能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到时要解决起来耗时耗力,会消耗咱们整个团队很多成本。所以不如现在先堵上这个漏洞,这样对咱们都有好处,如何?
当然,这未必百试百灵 —— 人总是复杂的。你同样需要陈清利弊、说清楚这中间的关节和脉络。
但当你开始这样思考,就已经是一步巨大的飞跃:你开始尝试着用「对方的视角」思考,而不是自己的角度。
而这就意味着:你开始试着将自己,放到跟对方相一致的立场上,开始将视角切换为「我们」。
比起传统单向、对抗性的沟通方式,这是一种更有效的做法。
更进一步:你需要理清楚的是什么呢?是对方内心真实的需求。
我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进了一家店,店员非常殷勤地问「您需要什么?」往往会让我们不舒服。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仅仅是自由地、不受干扰地,逛一逛商店,看一看东西。
最好,是在我们产生疑惑,陷入思考的时候,店员能够及时出现,帮助我们解开疑惑。
这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
所以,有技巧的销售人员,会这样思考:我所要做的,不是把一件产品「卖」给你,而是建立双方良好的关系 —— 这种关系,可能基于情感,可能基于服务,可能基于双赢,等等。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通过交涉和交易,使双方的核心需求,都更进一步地获得了满足。
这才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3.3 给别人一张梯子
什么叫「给一张梯子」呢?简而言之,就是让对方通过你的引导,自行进行思考,得出你所期望的结论。
有心理学实验显示:倾向于感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借由外部信息进行决策」;而倾向于理性判断的人,会更重视「通过自己思考进行决策」。
所以,如果对方属于理性思考的人,那么不妨试一试:提供一些事实、数据、观点,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暗示,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
举个例子:
有朋友跟我聊过一个案例,令我印象深刻。她说:有一次去买首饰,挑了半天,咬咬牙买了一款,价格也不高。在包起来、递给她之后,店员说了一句话:您眼光真好,这个款式我自己也挺喜欢的,而且特别搭您今天的衣服呢。
关键点在哪呢?这句话是在成交之后说的,而非成交前。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会让对方产生「推销」的心态;但是在成交后这样说,就在无意间肯定了对方「作出决策」的过程。
这会使客人感觉到「我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从而进一步产生好感。
原因很简单:人都是喜欢被肯定、被证实的,同样,会对肯定自己的一方,抱以更高的好感。
同样,在向上级表达建议的时候,更好的方式不是「主题先行」「简明扼要」地陈述自己的意见,而是提供更多的参照条件,让对方进行思考,得出「更好的」结论。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是涉及理性判断,人永远都会更加信任「自己想出来」的东西。
当然,前提是,你提供的参照条件,要尽量正确、全面、严谨,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
所以,这也对你的能力和思考的严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3.4 避免习惯性反驳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都有一些难度,那么这一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落实的。
不妨这样问一问自己:日常沟通中,你说过多少次「不是」,又说过多少次「对」?
很多人在表达意见的时候,喜欢先说一句「不是」,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其实,当你说「不是」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将双方摆在对立面了。
对方也许不会立刻感受到,但很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因此产生不满、防备和芥蒂。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即使你说的是对的,对方也有可能不会立即接受。
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可以参考 PDB 表达模型:
- P:先用正面的姿态(Positive Attitude)肯定对方;
- D:再用细节(Detail)让表述更可信;
- B:最后提出你所希望的行动(Behavior)。
用在日常沟通中,可以类似这样:
- 对,我很赞同你说的某个观点,不过我觉得……这样会不会更好?
- 或者简单一点,其实一个「对」「我很赞同」,就已经能避免这种情况了。
顺便说一句,这个模型,用在对下属的训诫和教育中,也非常好用。这可以减少彼此间的对抗性,让下属能更听得进去。
坚持这个习惯,将其内化,你会慢慢发现,别人会更愿意聆听你的观点。
<<< L先生说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