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广林全国首期“抢救茧居族”读书会 《茧居族援助手记》收获分享(第五天)
今天研读“第八章 高耸险峻的障壁”。
导师:秦广林老师
领读人:樊志慧老师,
主要收获感受和重点、难点归纳如下:
一、“茧居族”思维模式与跨越屏障的有效方式。“茧居族”思维模式。
一是非常在意他人看待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怎样沟通才能不遭嫌弃;
二是总是向坏处想。坚信最坏的事情一定会发生;
三是应对策略。什么都不做,待在家里不出家门就可以了。
帮助“茧居族”跨越屏障的契机和有效方式。一是“本人”切入的方式。包括搭话、写信和强制住院等。只要当事人接受,写信比任何形式搭话都有效。这种方式会给茧居族带来压迫感,没有建立足够信任关系时不使用;二是“家人”切入的方式。给家人提供科学信息、出主意想办法、制定援助策略方案,帮助家人消除不安、焦虑和无措感,恢复信心和力量。家人改变对待方式,作用是很明显的;三是“环境”切入的方式。旅游、搬家改变居住环境或让家人故意躲出去,让各种人频繁出入家里,直接或间接制造刺激,促使当事人发生变化。
二、融入社会生活的“313危机时期”。上学、就业不是“茧居族援助活动”的成功标志。“茧居族”在上学、就业和交友等社会活动中,会出现“313悬崖绝壁”现象及三个“关键期”。“3”是离开家的首期3个月危机。3个月内还能够保持正常的社会生活节奏,3个月后就坚持不了了;“1”是1年危机。度过“3个月”障壁后,可能还会在1年左右再次陷入危机;第二个“3”是3年危机。工作3年了,可能遇到新人超越危机,对于“自尊心”极强的茧居族来讲,是绝对不允许的。不能改变客观现实,只能改变状态(退缩回家再次茧居)。把握规律的关键是预见危机,提前想好策略。一是保护性医疗。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和发展障碍等因素,应及时接受医疗保护性治疗,尽早减轻和消除病理症状。尤其是优先保护茧居者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二是过度医疗。医生错误诊断、过度用药造成更大伤害和依赖,加剧茧居状态持续发展;三是暴力援助。只能将问题延后,暂时缓解家人的痛苦状态和避免安全事故。长远来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加剧茧居状态持续发展和产生新的安全隐患;四是错误认知与舆论引导。许多家人和“茧居族”重要他人(老师同学、领导同事)对“茧居族”缺乏全面深刻理解和科学对待,存在不重视和歧视性的言行方式。“茧居族援助活动”最重要的是帮助当事人及其家人能够持续稳定地健康幸福生活,而且应该由他本人决定什么是健康幸福人生。
李明国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