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戏剧表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个敏感阶段,以最具有趣味性、参与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在最合适的年龄对孩子进行启发式的培养,今天欧文时光的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儿童戏剧吧。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大概在九岁的时候孩子的思想就会开始和父母的观点不一致了,这个时候孩子会去寻求自己的观点。在孩子六岁到十二岁是孩子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儿童戏剧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类型的艺术,可以让孩子有机会去探索并且很好的运用多元智能的机会。
儿童戏剧经常以多元的面貌在我们生活和教育的领域中出现,实际上真正的戏剧活动,并不等于是成果展示类或者是比赛类型的演出活动。相反儿童戏剧是一种非正式、重视经历过程,而且对儿童具备教育意义的即兴互动类型的戏剧课程,也是戏剧教育。
儿童戏剧让孩子在一个最重要、最敏感的年龄,使孩子增强对生活的理解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对事物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要等到青春期的时候再去想干预,那个时候孩子的思考方式已经成型了,你让孩子到“对面去思考”那是非常难的。
儿童就表演通过对剧本、台词和角色的概念,增强孩子对生活的理解能力。在这个敏感年龄学习表演的孩子,通过屏幕看到的不仅仅是剧情,也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是孩子的内心,是社会也是人生,孩子们通过对台词的理解,以及对剧本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演绎,哪怕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模仿,但是逐渐会增加一种思考的角度,锻炼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对于孩子是很重要的,尤其是7-10岁的孩子正是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时期。让孩子多了一个思考的角度,提高和父母的沟通能力,儿童戏剧表演可以很好的挖掘孩子的特点、潜质为宗旨,综合了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大类、十几门课程,提高孩子对艺术、生活、事件的理解能力,增强艺术修养,提高展示自我的胆量和能力。发掘孩子表演天赋,学习与人沟通交往,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学过表演的孩子,对事物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儿童戏剧表演还可以提高孩子独立思考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在这个敏感的年龄,加强孩子的相关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多个角度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种综合素质在剧本分析、模仿过程、角色心理分析的方面都是可呈现的,很多孩子正是在剧本和角色理解的过程中,强化了观点的逻辑性。
戏剧教育能带给学生的另一项重要能力是同理心,也就是俗话说的“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立场看待事物的能力。戏剧是人类处境的反映。人总是希望彼此了解,了解彼此的欲望、需求、相似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戏剧教育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有益的方式,让学生得以参与别人的故事,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