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通常是指19世纪30年代后在欧洲文学艺术中取代浪漫主义而占主导地位的一种主要文艺思潮和运动。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积极乐观的个人奋斗和成功取代了浪漫主义时代的孤独忧郁情绪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歌颂。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家一改厌恶社会现实、追求精神乌托邦的态度,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尽管他们的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与命运,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作品中抒发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
现实主义作为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客观性较强,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着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扩大了文艺题材的范围,要求全面地反映客观性,特别注重描绘黑暗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扩大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容量,使它成为综合反映整个时代各阶层的生活风尚和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广阔社会历史画面;以长篇小说作为主要形式,使长篇小说的创作空前繁荣;在艺术手法,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小说,法国启蒙运动文学和俄国讽刺文学的传统,同时也借鉴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经验。其中“环境决定论”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之一,对现实主义文学小说的结构及内容情节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认为人的性格和命运是环境决定的,社会历史环境对人的性格和命运具有制约作用,在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因此也暴露了更多的问题。19世纪后期的时候,英国经过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工业的发展侵蚀了英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宗法秩序,打乱了农民长期在乡村田园环境中所形成的种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很多淳朴憨厚的农民在此时遭遇了阵痛,他们不得不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转向受雇于人、被人剥削的农业工人。托马斯·哈代作为这一时期各种变化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他对乡村的旧生活方式和田园风光有深厚的怀旧与依恋之情,因而在感情上厌恶铁路伸向农村,也厌恶机器取代手工劳动。强调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发展开来,《德伯家的苔丝》正是现实主义文学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书中,哈代强调了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对人类命运其决定性的作用,而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塑造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宗旨的最佳体现。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生于一个贫苦小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结果她被少爷亚历克诱奸,后来她与牧师的儿子克莱尔恋爱并订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却没能得到原谅,两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几年后,苔丝再次与亚历克相遇,后者纠缠她,这时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与仇人同居,不久克莱尔从国外回来,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无情,在这种情况下,苔丝痛苦地觉得是亚历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尔便愤怒地将他杀死。最后她被捕并被处以绞刑。哈代在小说的副标题中称女主人公为“一个纯洁的女人”,这是对当时维多利亚时期虚伪社会的一种讽刺和反抗。在她身上,现实主义体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从头到尾对苔丝的描述都是一个“慷慨、聪慧、坚韧”的人物形象,最后她却在无法反抗的命运中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