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纳瓦尔宝典》,让我再次感受到获得获得幸福感这项技能并非易事,但值得不断学习和探究。
“在过去的5年中,最让我意外的发现是,获取平和与幸福其实是一 种技能,这种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当然,基因会决定一个人感受的上限和下限,环境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个体可以突破环境的塑 造,主动进行自我重塑。”
一、相信我们可以获得幸福感
我们会为了减脂增肌去锻炼身体,下载app,线上学习练习各种课程;为了让孩子学会钢琴,找培训机构,周末陪孩子上课,下班盯住孩子练琴…
通过锻炼学习,身材变得健美;指尖在琴键上滑动演奏出美妙绝伦的音乐。
其实获得幸福也是和赛车、滑板、冲浪、瑜伽、烹饪一样,它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并且逐渐增加的。一旦下定决心学习这项技能,你应该为此付出时间和努力。
二、如何获得这项技能
1、不断试错,亲身体验
当你开始学习一项新的技能,你不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找到最好的方法。需要不断尝试。“获得幸福”这是一种针对心灵的新技能,不像其他的技能,需要大量的身体参与,它需要心灵的参与,内心时刻都需要思考、感知、顿悟、选择、判断,不断地在内心“出拳”和“收拳”,体会动作。
冥想或者静坐是一个好方法。“冥想是思想意识性的间接进食”。如果可以,我们每天应该抽出哪怕十分钟来静坐和冥想。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哪怕只有一平方米,铺上地垫,脱下鞋,闭上眼睛,盘腿而坐,当然,你也可以点燃一根檀香,或者放一曲轻音乐。总之,这十分钟你得当下手机,远离他人和喧嚣,放松身体,放空大脑,练习接受自己所处当下的环境。
纳瓦尔在后面的部分专门也提到他的冥想。为了练习呼吸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不再像从前一样逃避痛苦,他向号称“冰人”的维姆.霍夫学习了“呼吸法”和“冰水浴”,现在他每天早上进行冷水浴。我在想,我以后也应该可以做到像他们一样。
2、活在当下
推荐一本书,就是纳瓦尔提到的《当下的力量》。这是被称之为灵魂成长大师埃克哈特.托利的经典之作。作者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与自我的灵魂展开对话。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处在忘不掉过去,担心未来,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
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只有臣服于当下,才能获得力量!
我们太多的时间并没有关注当下:吃饭想着赶快吃完,去房间继续赶明天会议用的报告,却完全忽视和孩子、老人聊几句家常,了解孩子最近心里在想什么,老人需要我们做什么……
我们的大脑也常常因为没有记住某个重要人物的生日懊悔,因为上个月的业绩没有达标苦思冥想焦虑不安,却很少有人愿意下班回家步行半小时,看看路边的野花和灌木,抬头仰望蓝天,路边湖面波光粼粼,偶尔几只白鹭滑翔在湖面,这一切都在当下,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
3、用好习惯替代坏习惯
“不喝酒、不吃糖、远离社交媒体(脸书,Snapchat和推特)可以提高情绪的稳定性,玩电子游戏会带来短暂的快乐(我一度痴迷于游戏),但会摧毁长期的幸福。这些不受你控制的外界因素会刺激你体内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因素一旦消失,多巴胺水平就会下降。” —《纳瓦尔宝典》
六年前,我为了工作,为了拿到订单,常常喝酒并会喝醉。但我现在不再与酒精有太多交集;二十多岁,我体重超标,但是三十岁以后,我发现甜食、零食和夜宵不适合我,现在,十多年前买的裙装我依然可以穿;
很遗憾,两年前,我才忽然意识到,人一生当中,最大的财富其实是“健康”和内心平和(这也真好和纳瓦尔的价值观一致),于是我开始调整习惯:早睡早起,并开始坚持跑步。一周至少三次,月跑量120-150km;为了控制情绪(之前我情绪经常失控,暴躁易怒),我开始坚持练习书法,学习论语,每当坏情绪腾空升起,马上问自己:“大声说话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现在的状态很好吗?我为什么想生气?问完,怒气焦躁减少一半。现在的我,脱胎换骨,再也不是孩子眼里的“虎妈”,亲子、夫妻关系很好,大多时候,内心平和,遇事时,想的是“利他和感恩”。
4、如何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市面上大量的书籍指导我们如何养成好习惯。我个人喜欢并一直践行的是的“福格行为模式”:人类的⼀切⾏为模式可以被拆解为:一个公式B=MAP。⾏为=动机+能⼒+提⽰。
养成一个好习惯,首先要有动机。什么是动机?比如想养成写作习惯:社团的打卡、一年后出一本书、文章发表后带来收入等等都是动机。其次是能力。每天写一篇文章,坚持20天后,你的写作、分析、阅读、逻辑思维能力将大幅提升。第三是提示。地铁的海报文字、办公室里出现的文档,你书桌前的日历……也可以是一件你喜欢的物件,比如你的一个运动手环,这些都可以作为你行动的提示。
我想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幸福和快乐!愿我们在这条获得幸福的路上不断找到新的方法,获得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