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里的开头:
“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登天堂,我们正在直下地狱。”
我们的时代在进步,汽车高铁,轮船飞机,人类行进的速度一往直前,而自然的身影却日趋模糊,另一些严峻的问题在我们面前逐渐清晰:环境保护。这个每个人、每个国家都不能逃避的话题。
《寂静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彼时,世界大环境里尚没有“环境保护”这个明确的概念。
人们正疯狂于工业的进步,“保护自然”似乎是时光碎片里沉默到不值提及的想法,只有“征服”、“超越”、“挑战”。
在这样的社会普遍认可的主流意识面前,我们的作者蕾切尔·卡森提出了质疑,她说:“那些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这本书里讨论最大的一个当时的焦点,便是对DDT的使用。DDT,或者“滴滴涕”,是一种六十年代广泛使用的杀虫剂。蕾切尔提出了包括DDT在内的使用化学农药的危害,譬如:滴滴涕对海鹰、鹈鹕等的猛禽生物造成的极大生命威胁,有些动物一度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这样的想法在当时,就像,当人们在阳光下跳舞正热烈时,一个响雷带来了瓢泼大雨, 有的人被雨影响,进了屋檐下,仍有人撑开或穿起自己的雨具,继续着下一个动作。
我们不能说这种发展进步的激情是错误的,只能闲暇静默时想想,在这一路上,人类遗留了什么,丢失了什么,有什么弥足珍贵的东西正在我们生活里颤栗呜咽。我们十足该肯定的是蕾切尔首呼先声的勇气和智慧。
春天在我们的心里原本是什么样子的呢。
芦蒿满地,河豚欲上;泥融飞燕子的灵动活波,沙暖睡鸳鸯的惬意悠然;或庭中藤刺檐的轻巧萌新,或地晴丝冉冉的柔软纤细。
我们记忆里的春天就该是这样的,希望,成长。
《寂静的春天》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春天,它是静寂的,没有蝴蝶,没有新燕,没有欲上的河豚,更没有冉冉飘拂的满地晴丝。化学药品带来的进步伴随着春天的杳无声息。
环境与社会发展,孰轻孰重,谁扬谁抑,究竟又有谁能在那时阐述的清清楚楚。蕾切尔的这本《寂静的春天》从着笔开始写,到出版后,却是一点也不寂静。支持的人声嘶力竭,反对的人更是指责不尽。
我们终会明白,成长都是痛苦的。每一次的变革和变迁都伴随着一场巨大的混乱,就像每个朝代更替之前都是乱世。所以,当我们的、或者整个社会的心理变迁与成长的时候,也必定有一场内心的争斗。
这本书提出的观点遭受到的抵制与反对,就像社会心理中的一场“情绪低落”,它是内心一种低沉的呐喊,它用一种隐忍却不卑微的方式告诉你,“看看我,看看我的需要”,如果你注意到它,了解它背后的意义,你也就有机会获得一种新的成长。寂静,有时并不寂静。
姜桂之性,老而弥辣。时至今日,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意义只会愈加深刻。《寂静的春天》它是自然科学书作的经典代表,是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像余凤高在《书屋》里说到的,它是“一封信,一本书,一场运动。”我们得相信,有时,一本书的力量,不比一场战争或是一次政治运动差。
当春天没有燕子啁啾,没有碧草摇曳,当春天的田野没有青草的芬芳,树林没有新芽的萌动,当春天归于寂静,我们的心中又该如何喧哗才能让多彩缤纷的春日回归。
写这篇读书心得的时候,是在夏天。阳光还不是那么的热烈夺目,一周里总有几天飘着淅沥的雨水。正是在这样的时候,看到了一则新闻,让人不得不想起《寂静的春天》的新闻。
1月4日,新华网报道了常州常隆地块土壤的修复一事,之后迁出的,常州外国语学校学生健康问题,在4月份更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15年年底开始,很多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不断出现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学校与土壤污染修复地仅一路之隔,而污染场地原址则是几十年的农药厂、化工厂。此事无疑是让人震惊又心痛的。学校,向来是家长相信,学生敬重的地方,而学校崭新的校区却让自己的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我想,在这里,我们不讨论担责追责的问题。在事件的最表面,化工农药污染带来的危害,让彼时的我一霎想到:好的思想,果真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
《寂静的春天》的寂静,何尝不是常州外国语学校的悲伤。
蕾切尔反对滴滴涕的使用时,当时的政府有过一系列的举措,限制,甚至禁止它的使用,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由于疟疾死亡的人数直线上升。一度时期,这成为反对着攻击《寂静的春天》的坚决利器,最后,政府中和了想法,一定程度的限制使用。而今日,不是由于化学药品效果的消失,正是因为它的长久不消失,我们校园里的稚嫩少年们受到了伤害。
有时,这是一个很矛盾的命题,可是,仔细追究,它其实并不矛盾。就像我们常说,佛,是仁慈的。然也可以更为精准的概括:佛,慈悲做怜悯天下万物,肃杀为伏魔凶狠杀戮。试问,谁又知道,哪一面才是佛之真容?天地万事万物都有相对相承的地方。文,是一个动词,明是文出来的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如同把这些处于双刃剑两边的事物互相融合圆满的过程,纵然艰辛苦痛,可从未停止。所以,《寂静的春天》是一个开始,它在严谨的科学与生动的人文情怀中教会我们,最质朴常见却是最为难做到的道理:敬畏自然,保护环境。
夫天地万物之逆旅,夫光阴更是百代过客。然,终有些东西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主题,随着时间的消逝只会愈加厚重。我们想看到的学校是积极的学校,青春阳光,奋发激昂;我们想看到的春天是可爱的春天,河豚嬉游,青草摇曳。倘若有天,春天归于寂静,学生纷纷带着净化器走进课堂,《寂静的春天》里的那则寓言故事就不再是故事,而是嘲讽与悲悯结合的黑色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