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笔记:写出流畅有力的文案。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写出流畅又有力的文案呢?
表达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如何说清楚,把一件事陈述清楚,需要能力,需要思考,不啰里啰嗦。
其次,是如何用好的方式说清楚。
做人之道,也是写文案之道,把清楚的事情模糊说。
有时候我们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最好可以模糊或者委婉的表达。
比如,团队业绩很差,你问负责人:你们团队做的这么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负责人很难回答,即使回答,也是带着情绪的回答。
直面别人的痛处,是很难有人能正面接受的,还是委婉的问比较好。
比如,这次你们团队浮动很大,可能会是哪几个方面造成的呢?这样提问,就好回答的多。
书中讲述:先表现意识,再呈现意境。这句话指的就是如此。
学会操作这三种变量,让你写出更有张力的文案。
01善用主语,影响别人思考。
使用主语是指表达谁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表达了什么。
比如说:秋收了,就没有主语,那这个就有很多意思了。是农民秋收啊还是其他人秋收了,还是到秋收的季节到了?
没有主语,很容易造成误会。
其实农民秋收,以前是一种集体行为,所以不会说单独谁秋收了,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02逻辑思考
逻辑思维明确,要有连接词。逻辑思维是文章的骨架,骨架架起来,一切就变得轻松了,读者阅读起来,也会更容易一些。即使是模糊思维,骨架清晰,也能读懂。
骨架要看连接词,书中
总结了许多,叫做高斌逻辑连接词。
将逻辑思维用连接词串起来,就会更加清楚明了。使用连接词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篇文章只有思考过逻辑关系,搞明白了逻辑思维,才会有深度。
03分成多个段落信息,具体表达。
我们写文章,都会对段落进行逻辑思维思考,然后提炼文章的骨架,最后再去填充素材。这个过程中,分段就是文章的小观点,每一段表达一个观点很重要。
把文章分成几个小段落,也就是分论点的过程。段落分的要清晰,明了。
具体化,是指文章利用素材来表达观点。这里具体强调的,举例不能表达不清楚,需要深入思考。
作为创作者,我们要时刻把思考就给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是思考的总结,别人一看就能懂得,不可把解释给读者,那样很难读下去。
另外,还要把故事写的有力量,有画面感和调起感受,引发读者情绪,引起共鸣。
以上就是文章的第二小节学习笔记,写在最后,刻意练习时刻:文中有主语,谓语,及物动词等语法内容,忘记了具体作用,需要做细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