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陈先生平常身体很好,上周末在家看电视的时候突然出现胃痛,且大汗淋漓。妻子以为他是饮食不洁造成的,就让他吃了两片治胃病的药并嘱咐他多喝自开水。在忍了2小时后,陈先生的胃痛始终不能缓解,最后决定拨打120。到医院后虽然紧急进行抢救,陈先生还是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没有醒过来。
自天气转冷以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是临床中真正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的患者并不多,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还是以不典型症状为主,如气喘、咳嗽、胃痛、大汗不止、恶心呕吐、胸骨后有烧灼感甚至牙痛、咽喉痛等。也有的患者会出现突然晕倒、言语不清、表情漠然等症状,家属会以为患者是突发中风所致。由于这些症状的隐蔽性,因此许多人会错误地选择消化科、神经科等科室。临床中也有许多医生会误诊为肺心病、中风、急性胃炎等。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比较突然,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如能早期发现并送往医院进行“血管再通(如溶栓、介人治疗)”处理,患者就能很快恢复健康。因此,如果患者出现突发的大汗不止、气喘、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感时,切不可大意,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情并及时治疗。
心肌梗死就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其首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冠状动脉痉挛,较少见的病因为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畸形。一旦血液供给急剧减少或中断,就会导致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当缺血达1小时即可造成心肌梗死。因此救治越早,生存机会就越大。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或营养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因此日常生活中要积极控制三高。
下面是一些降三高、防治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
1、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日常服用荞麦桑叶发酵液,能降血脂、控制血压、降血糖,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荞麦桑叶发酵液是利用6种降三高的药食两用食物:荞麦、桑叶、枸杞、槐米、决明子、菊花,加入益生菌发酵萃取而成的菌药,经发酵后能萃取后其中有效物质的含量明显提高,吸收也更好,喝20ml可顶几十甚至上百斤的传统食物。
2、有心肌梗塞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卡托普利等药物,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这类药物能在短时间内起效,特别是在急性发作需要急救的时候,急救用西药效果会更快,虽然伤肝肾,会反弹,但胜在短时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