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婚姻,总是让人感觉乏味、无力,男人面对老婆抱怨,女人面对丧偶式育儿,甚至老公出轨,多少人变得歇斯底里?多少婚姻深陷其中?
我被蛊惑了!如果那个无赖没有对我下药,我才不会爱上他!
——莎士比亚《亨利四世》
或许这句话,是许多人面临问题时的想法,脑子进水了才会娶/嫁你……
最初你被某人吸引,通常是由于情绪上的需求。如孔子的《诗经》第一篇《关雎》,男追女的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丽善良的姑娘,是好男儿的好配偶。有些人是爱上漂亮的脸蛋,有些人则是想找个体贴善良的人,每个人恋爱的原因都不相同。
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亲密关系》
我们追求别人做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陪伴、照顾、了解、支持、赞赏、抚摸和相拥而眠……但是我们自身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等等,都要经由他人来实现的话,就会成为一个问题了。也就是生活中的各种“欲求不满”带来的争吵不休、离婚……
孩提时代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根源于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不能放弃这些需求,那等于是放弃了我们的人性,我们必须保留它们,急切地盼望有一天会得到满足。为了得到满足我们使出所有把戏:哭闹、撒娇、抱怨、甜言蜜语……但还是不能让需要得到满足,我们也未放弃,于是这些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丢进心里储藏室,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积累。
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成为我们儿时绝大多数行为的出发点,但如果我们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往往会觉得更孤单、更不被重视。为了弥补外在世界的不足,我们会在内心创造出一个幻想的世界,让自己成为英雄——也就是我们小世界里最特别的人。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这个制造梦想的机器也随之成长。在我们开始需要伴侣时,我们便在心中描画出一个梦中情人。一旦找到有潜力满足我们需求的候选人,我们就着手将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的理想伴侣。这种修饰或彻底改造伴侣的企图,很快就会让我们走上通往地狱之路。
期望就是通往地狱之路。因为期望会把接受和让人自由等充满爱意的感觉挡在门外。
——亲密关系
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没有人能给,也没有人能让我们快乐。正如前段时间的一个辩题:成年人的崩溃是不是应该藏起来?真正能够给我们带来改变的,能够带领我们走出黑暗的,是我们的自信光明,就是我们自己有着拯救自己的那种责任感、动力和能力,我们内心当中有向好的精神,才真的有可能走出来。
学会爱自己,再爱他人。自我内心丰富了,情绪自然丰富起来,也就不再将需求寄托在他人之上。即使在婚姻中的亲密关系,终有一天,因我们自身的爱与满足而感受到它的自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