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舍得》的播放开始,各种话题的讨论也随之展开。在前几季,很多人都在问:蒋欣和宋佳都是在哪里找到的绝世好老公,我们也想要。随着剧情的深入,更多关于教育,关于“鸡娃”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身处教育行业的我,更是深有感触。
《小舍得》中五年级的孩子们各个忙的不可开交。一个班31个人,只有4个人没有报课外补习班。蒋欣扮演的田雨岚更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子悠能进培训机构的金牌班费尽了心思。而一向注重素质教育的南俪一家从坚定的“孩子童年快乐成长最重要”到为了努力帮孩子找一个补习班的空位,破天荒开始找关系。我不知道后续的剧情如何发展,但截止目前,我看到的和我目前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十分相似。
甚至现实生活更加残酷。有孩子竟然告诉我她周末每天六节课。除了上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国学班......好多孩子还有一对一的家教。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家请家教帮着预习,学完本课后,家长又会跟我要课件,让孩子回家继续复习。上课时我问一个学习很自律的孩子:你的听写为什么没有签字?她答:因为昨晚复习时妈妈生气了,她决定不给我签字。听完这样的话,我在课堂上没有深究,却在心里隐隐心疼孩子。
今天看到了学校今年的升学报告。成绩斐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但是,当所有人都对这一优异成绩欢欣鼓舞时,我却想问:孩子们考取了非常好的学校,然后呢?我们的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从小,我听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只有这样你才可以考上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过上好日子。这么多年过去了,貌似这种想法没有改变,反而对好学校,好工作,高薪水的欲望更强了。没有人告诉我们,你拼命为之努力的好学校、好工作,高薪水其实和幸福的生活之间并没有对等、甚至直接的关系。我们在学校学习了太多的知识,在工作中又学习了很多的技能,但却很少人拥有让自己内心充盈,感受幸福的能力。就像我所教的那些孩子们,他们出身在一个个富裕的家庭,从呱呱落地,就拥有来自家庭的万千宠爱。他们会钢琴,芭蕾,绘画,书法......但依然会有很多孩子不懂社交,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甚至跑来跟我说:老师,为什么我没有朋友?为什么她/他那么受欢迎?甚至有个孤独的女孩子在看到同班同学因为脚受伤而受到大家关心时情不自禁一脸羡慕地说:我也好期望自己能够受伤呀......
有人说,在这个人人焦虑的时代,不光是孩子,家长也异常焦虑。就像所有人都在电影院看着一场叫做“人生”的电影,第一排的站起来了,第二排想要更好观感更好视野的人站起来了,整个电影院的人都站起来了。内卷时代,人人拼命奔跑,却不知究竟何时抵达终点,更没有想过终点的那边会有什么!
同时,让人庆幸的是,我们新一代的父母正在慢慢向“教育型”父母转变。他们深感自己所处的时代压力,希望能够理性对待孩子的成长。他们希望孩子能够优秀,但更希望孩子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以及幸福的能力。
慈爱的父母会把孩子扛在肩头,让他们有更高更宽广的视野,但也会适当把孩子放下,让他们脚踩大地,快乐玩耍,自由奔跑。让一切慢慢来,静候成长,等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