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部电影《姥姥的外孙》。是泰国拍的,但也许因为剧中人都是华裔,感觉看完有些许共鸣。
女儿对妈妈说:你爱错人了。儿子会继承遗产,女儿会继承癌症。
是啊,妈妈永远都在和女儿表白深爱,却诚实地把最重要的财富给到儿子。像是被一种无形的力量胁迫,反抗不了。女儿苦笑,儿子得之坦然。也许,赌的就是女儿心软,永远不会心生嗔恨。甚至很多时候,只需儿子一个态度,女儿就可以把所有权益拱手相让。
想起自己的父母,儿子令他们生气了,不敢反抗,却到女儿面前或哭诉、或命令,转移自己可怜的被忽略的权威。女儿又做错什么了呢?
姥姥说:对不起,我老是说你没用。可是为什么一定要到自己最可怜的时候说出道歉的话呢?被伤害的人除了原谅,又能有什么选择?
姥姥的哥哥,理所应当地继承了财富,却不愿意帮助重病的妹妹。而妹妹最终的奢望不过是买一块好一点的墓地:如果我有漂亮的墓地,说不定你们会一块来扫墓的。她害怕她被后代遗忘,只期盼着自己死后儿孙也能来看看她,气氛热闹一点罢了。
假如外孙后来没有选择帮姥姥实现这个愿望,那就真的只是一个想法罢了,人没了也就没了。但是,好像哥哥也不会自责或者愧疚什么,又是被包容的理所当然。
我知道因为是电影,结局要惟美一点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