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已有二十余年。而今,回首往昔,在本县一中求学期间,我有幸遇到了许多的良师益友,聆听了无数珍贵的教诲,得到了许多的帮助,受益匪浅。其中,有两位老师让我时常忆起,他们是我心目中的典范,总在引领着我的成长,并深刻地影响着我的教育教学工作。

-1-

第一位是宛妙荣老师,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宛老师为人和蔼可亲,一副菩萨心肠,对学生永远是既爱心满满,又宽容有加。

宛老师对学生可谓爱心满满。她就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学生的衣、食、住,冷、热、病,她都很关心。不论男生还是女生,也不论是来自城镇的还是来自农村的,她都一视同仁,决无二致,没有一点势利眼。她的这一点,让我们中的许多来自农村的同学深为敬佩,感觉特别地难能可贵。

宛老师对于几个因为家境贫困而衣服破旧的学生,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地给他们买来合身的衣物,节假日又邀请他们到家里吃饭,鼓励他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好好读书,令这几个同学感动不已。

作为班主任,在学习方面,她对学生严格要求,但严而有爱。如果有学生调皮捣蛋,不认真学习,她往往会耐心劝导,有时也疾言厉色地予以批评。即便如此,也是刀子嘴豆腐心。我亲眼看到本班一位高个子男生在教室外被她说得泪流满面,触动心灵,此后,该同学读书十分勤奋刻苦。

宛老师对我也是关心有加。我订阅的《语文报》每次都是她帮我从收发室带来;我因鼻炎导致听力受影响,得知情况后,她就一直让我坐在教室的一二排;我有失眠的毛病,她让我同其他几位同学一起住进环境相对安静的碉堡;高考前夕,我信心不足,她为我加油打气;我来一中试讲,她借给我课本和资料,并鼓励我争取来一中工作;参加工作之后,每次见面时,她常常问及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作为一个心地善良、胸怀宽广之人,宛老师在对待一些少不更事的学生针对自己的不当之举方面,可谓宽容有加,选择原谅,不予追究。

有一次,因为一些同学嫌她讲课慢条斯理,而且婆婆妈妈的,在几个人的唆使与鼓动之下,时任班长一时头脑发热,居然联名一些住读生,于深夜里,向学校写了一份调换老师的申请书,第二天交到学校。

一周后,申请书石沉大海,音讯全无。调换未果,上课的依然是宛老师。但宛老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向我们表达半点的不满和抱怨,依旧是满脸慈祥地讲好她的语文课。

事后,许多同学被她的宽容之心所打动,深为折服,并深感惭愧。宛老师宽广的胸怀,真可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令人痛心的是,一九九九年秋天,广受学生尊敬与爱戴的宛老师,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再也不能聆听她的教诲了。

二〇〇〇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梦见了敬爱的宛老师,音容宛然,慈爱依旧。醒来时,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往事历历在目,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萌生一个念头,写一篇文章回忆并纪念她老人家,以表达学生的一份敬意。一周后,写成《永远的老师》一文,登载在学校的《创新》刊上,让文字定格记忆,以资永久忆念。

敬爱的宛老师,用她的爱心与宽容,赢得了她的学生们长久的、深深的尊敬与怀念。

-2-

第二位是严志学老师,我的高中历史老师。

严老师是北师大的高材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弟子,曾留校任教。回本地工作后,他多次谢绝名牌大学历史系的邀请,宁做中学老师,不当大学教授,扎根中学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几十年如一日,桃李满天下。

严老师给我的突出印象是,既博学又严谨。

身为特级教师,严老师的知识极为渊博。他背过司马迁的《史记》,上下五千年,可以信手拈来。他洞悉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具有极强的史识,是一个把历史读通了、教活了的人。听他分析问题,如拔云见日,经常令人茅塞顿开。

严老师,一生热爱学习,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渊博的学识,源于他博闻强志。虽然已年愈古稀,仍然读书、看报不辍。

严老师总是定期来学校报箱拿自己订阅的报刊,每次碰面都会跟我交谈一会儿,我每每如坐春风。每逢此时,严老师与我交谈的话题多而随机。他很关心我的教学,谈到作为教师,要认真做好学问,要有自己的看家本领;谈他的孙子的学业,溢满对孙子的期待和作为祖父的骄傲自豪之情;谈《史记》,谈《论语》,谈往昔,谈新闻,也谈市井故事……话语思路清晰,富含道理,给人很多启发。我很为严老师退休之后丰富的精神生活、敏锐的思维和健朗的身体而感到高兴。

严老师的严谨之处,体现在教学上的细致入微,粗细结合,思路清晰,富有条理,纲举目张。他上课从不遗漏知识点,无论是讲教材,还是解题目,均是如此,按他的思路答题,想扣分都难。他对高考命题走向有着敏锐而独到的把握,有几次猜中高考问答题,答案竟如出一辙,足见其功力非常不一般。

严谨既是他教学的风格,也是他做学问的态度,这一点,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严老师有课前提问的习惯,让许多学生很害怕。所以,每当他进教室前,教室里必是一片读书声。我曾多次被严老师点到,或是回答问题,或是背书,一般能应付过去。但有时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对,或背得不熟,他必定要严厉地批评几句,于是,我下次便再也不敢怠慢,每次都要提前认真准备。在他的严格要求与熏陶下,许多马马虎虎的学生也日益变得严谨起来。

严老师经常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世上就怕认真二字。是啊,只有具备认真严谨的态度,才能做到教学无空谈,才能做到文章不写一句空,那学业自然是日益精进的。在严老师的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人学问的馨香、人格的魅力和大家的风范,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敬爱的严老师于二〇〇六年暑期病逝,如今已十多年了。但他为人师表的风范将长存于世,长存于思念他的学生心中。

想起北宋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写过的一句话:“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想,用之于我的两位老师,亦甚恰当。

宛妙荣老师的爱心和宽容,严志学老师的博学和严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昭示着好老师的内涵与标准,永远值得我努力学习,告诉我应该如何当好一名教师,承担好自己应有的责任,既教好书又育好人,积极投身国家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和实践之中,并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共圆中国梦中尽好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今,高考前夕,再忆两位恩师,倍感温馨,一如昨日。师恩难忘,让人无比愐怀,感念不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837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5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417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4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24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54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69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1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66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77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40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12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60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2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1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1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