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来自陕西的老师,网名叫本本老师,因阅读我的论著《做个自驱型教师》,写了一篇心得,题目为《中年教师该如何突围? “自专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读来令我深思,我看到了当下众多一线教师心灵成长的羁绊,精神成长的无力。
本本老师的所有文字,我认为都是其内心的真实流露。现从中摘录三部分,大家可以细心体会。
第一部分文字体现出本本老师反思自己多年的生存状态,突然开始觉醒,渴望再次走上成长之路的内心纠缠之状。
不知不觉已经年到不惑,距离“天命之年”,也不过只有十年时间,三千六百多天,八万多个小时。
可是仔细想来,我不仅没有“不惑”,反倒是更加迷惑了。
尤其是专业成长方面,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待在自己的瓶颈期里,始终没办法突破自己。
虽然我知道,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该做的事情就是读书,可是不知从什么开始,我只要一翻开书,就想要打瞌睡。
所以,这些年来,我虽然买了一大堆书,但大多在桌子上吃灰,有的翻开了几页,夹上了书签就放在了那里,有的干脆没有打开过。
就算勉为其难地读完了几本书,可是等到把书合上之后,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记住。
就像一位朋友所说,我以为自己是在勤奋学习,实际上不过是在装点门面,做出一副很勤奋的样子。
就像我曾经信奉的那句话,“请不要假装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虽然在教育这条路上行走了好些年,却依旧两手空空,大脑空空。
很多时候,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是好不容易做出决定想要改变自己,却始终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就这拖延着。
拖着拖着一天过去了,再拖着拖着一个月过去了,再再拖着一年过去了,然后好几年过去了,我依旧还是当初的样子。
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看似四平八稳、风平浪静,照这样过下去了,顺利熬到退休,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是每每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甘心。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打小我就是一个不愿意屈服的人,就这样从四十岁就能看到自己六十岁的样子,总觉得充满了遗憾。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自以为这样做对得起学生,毕竟,每年的期末考试,虽然我所带的学生成绩不拔尖,但也没有垫底。
可是转念一想,学生陪着我一起走过三年,究竟学会了什么?
没读过几本书,没写出几篇像样的文章,除了冰冷的数字,他们什么也没得到。
这些年来,我不是没有做过各种探索,只是因为没有长性的缘故,还没有等到我的探索开花结果,我就选择了放弃。
虽然有各种客观原因,但是根子还是在我自己身上——但凡我能做好规划,这些实验探索也就不会无疾而终了。
我想,当大家读到这里,可能会惊呼,怎么这么像我的人生啊,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是好事。接下来需要行动了。
但是,再认真阅读本本老师的第二部分文字,你会反思自己也是如此的行动。
这些年来,我虽然读了一些书,听了一些讲座,但是大部分的讲座,都是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是不得不听那种。
诚然,我算是一名好学生,每次听讲座的时候,我都在认真做笔记,但是等到培训结束了,笔记也被我扔到了一边。
要不了多久,老师讲的内容,就被我忘得一干二净了。
至于我读的那些书,要么是别人推荐,要么是见猎心喜,作者观念各不相同,甚至还相互对立,读了之后,我不仅没有收获,甚至还会陷入自我怀疑。
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我所谓的“成长”,完全是按照别人的安排在推进,从来都没有“自己的节奏”。
说“没有自己的节奏”,只是在给自己的找借口,严格说起来,我是“没有自己的方向”。
你或许有同感,我们自己陷入了被培训、被学习、被定制的怪圈里,完全没有自己的打算、规划、方案、跟进、反思与总结。过着被他人安排左右的生活,就像一根漂泊在滚滚河流了的稻草,毫无力量按照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前行。
当阅读本本老师的第三部分文字,我想,如果有类似本本老师现状的老师,或许自会找到解决之道。
上次赛前培训的时候,前辈李老师曾经提到过“哲学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去哪里?
现在看来,这三个问题,我一个都没有弄明白。
我是谁?
我是年近四十的中年老师,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多年的野蛮生长,早就让我的思维定势了。
无论是课堂上的口头禅,还是平日里的小动作,无论在学生问题上的先入为主,还是在教材解读上的固执己见,都已经成为了阻碍我成长的拦路虎。
我想要成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突破原先的思维认知,虽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任务,但是如果不打破这样的认知屏障,我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
我来自哪里?
我是农村初中语文老师,面对是普通的学生,身边的同事虽然都比我优秀,但是他们跟我一样,实践经验丰富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
基于这样的现实困境,我要成长,就必须走出去。
一方面,我需要借助阅读打开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我要尽量找机会外出学习,去寻找不同的思维碰撞。
我要去哪里?
首先我不再年轻,除了继续现在的工作,其他的事情,我也做不了;其次,退休还早,如果继续这样浑浑噩噩过下去,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更是对学生生命的谋杀。
年到不惑,成名成家已然不可能,但是职业生长这件事,从来都没有终点。最起码,也不能像我以前一样,误人子弟而不自知。
于是,就有了新的问题,我该怎么走下去。
找对了方向,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也许,李志欣老师“三个一”读书行动最适合我——
“翻烂一本经典”,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我最该关注的其实是核心素养,所以,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应该反复阅读余文森教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就算做不到烂熟于心,至少也要窥其一二。
“主攻一个专题”,作为老师,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我们的课堂,接下来的时间,我将认真解读教材,带领学生在字里行间反复行走,寻找语言文字的奥秘,从问题设置到板书设计,从师生互动到评价导向,我都要认真研究。
“精研一位名家”,对我而言,“一位”是不够的,因为现在的我,还处在广泛采蜜的阶段,但是我想,目前我最该做的,还是好好读读余映潮和肖培东,因为他们两人,一个可以让我的课更规范,一个可以让我的课更深入。
至于其他,我还需要继续写下去,把我的困惑和见解诉诸文字,发表在我的自媒体平台上,聆听别人的意见。
只有这样,我才能跳出自我的框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这,也许就是我接下来该走的路。
也许,这根本算不上“自专业”,因为这本就不专业,但也算是自生长。
剩下的,就是坚持。
读完了本本老师的三部分文字,一个勤奋朴实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一个欲追求成长却迟迟行动的老师历历在目,一个因阅读一本书而惊醒发现自己认知障碍的老师扑面而来。这个老师是曾经的我,可能也是曾经的你。本本老师说出了很多老师掩藏在自己心底的话。怎么办?答案应该自己找。如果认为说得就是自己,那就马上行动吧。如果认为不是自己,那就恭喜您了,继续坚持下去,最好还要以自己的行为来唤醒、鼓励和引导身边的价值观相同的同事一起行动起来。
其实,我认为本本老师自己的不够坚持,除去环境、现实等外在因素导致的以外,更重的是本本老师没有发现读书、学习和研究中的内在快乐。
我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读完一本书,当发现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正好与自己的所得、所想有些关系,尤其是产生了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观念、思维与方案,甚至还会发生若干美好的想象,这时候是自己感觉最快乐的时候。
一个愿意推进学校教师阅读的局长曾经告诉我他的苦衷,说是校长和老师都不读书让自己很烦恼。我回复给这个局长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需要好的机制和方式;而是需要持续性推动;三是需要有成果产品意识。在推动读书时,这三面需要同时跟进。有的人很爱读书,与其交流起来夸夸其谈,观点频出,但是不会把自己的所谈写出来。这是很多推动读书活动坚持不下来,无疾而终的主要原因。我推动读书活动时是把写作作为重点,以此倒推阅读。
我希望大家能够用60%的时间阅读,用40%的时间写东西。如果突破了写东西这一障碍,读书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会很容易成为自己每日的必须活动。写的时候要有分享发表,甚至出版的决心,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一定能够做到每篇文章能发表,更不是说一定要出版,而是希望大家在写东西的时候都能够抱着一颗这样的心,只有这样,才能让你的决心足够充分,认真把事情做好。研究、读书和写作三者是不同的东西,但是三位一体,没有一个可以偏废。
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有助于克服诸如拖拉、被动、畏惧等方面的心理障碍。不可一直做准备,而总是不行动。下个决心,关掉手机,找一个房间,泡上一杯茶,不完成不休息,也许奇迹就会诞生了。每周都有这么一次行动,平时做到每天阅读一点点,把稍纵即逝的想法记录下来,不求多大、多多、多高的成果,日积月累,自然会有厚积薄发的那一天,然后有胆量与大家分享,学以致用。这就克服了自己一生总是在打转,一事无成的成长困局。
这个时代是一个“自专业成长”时代,无数纸质、电子版的书籍和文章、各级各类的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等学习素材随意获得,只要有持续学习的意识、毅力和能力,任何时间都是学习的时间,任何地方都是学习的地方,任何人都是自己的学习伙伴。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建一所专属自己成长的“大学”,完全自己做主,自己做校长,自己做老师,自己做学生,设计自己的专业,学到什么学位无限制,学到多大年龄都可以,这是多么美好的成长机遇。成长是永远是进行时,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