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学习感受
文章编号:20221004——48
作者信息:222943号吴雪燕
正文
近来手头事多,学习,阅读,打卡都显现任务式的敷衍。有了一次的暂停就会有第二次的懈怠。在进行了第三次听课后,深深觉得优秀是一种内化的坚持。
第三次课两位老师文字互评作业的形式让我更加直接地看见了那些作业优秀的老师们都关注“小事”,并且善于发现“小事”背后的动机,抓住契机让教育发生。在马老师和郑老师的点拨,李老师的课堂中更让我深切感受到教育从来都是“小事”。关键在于,一个敏锐的教师能够用心关注小事,一个智慧的教师善于从小事着手,让教育润物无声。
其实每次预习作业时,我都深感自己似乎没有什么教育故事可供书写。正如第三次课上老师所说的一样,我走入了误区:以为教育叙事就一定是对“后进生”的转化,除此之外都不能算是故事。所以,常常感觉自己没有素材,无话可写。实则像李老师说的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对生活、对小事的敏锐和更加深入地思考。李老师很喜欢拍照,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录当下的方式。拍照记录更是一种用心,唯有对生活热爱,对周遭的事物敏锐才能有这种及时记录的心思。我想,我需要一颗心,一颗热爱的心、一颗敏锐善感的心,用心去体察、用心去发现,然后有心地用照片也好,文字也罢,用喜欢的方式去记录。坚持记录、深入思考,虽然写作是有天赋的,但是这样的以文字记录生活的方式,何尝不是让自己与时间相遇。
当然,除了这些,如何把“小事”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也需要技巧的练习。坚持阅读,坚持书写,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