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
“他与校长、教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并从与一线校长、教师的密切接触中,使自己的研究和实践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他把自己融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
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教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
【反思】
这让我想起导师和我们分享她的质性研究过程,就是深入到学校中,与一线教师接触了将近整整三年的时间。而现在反观我们专业,整体状况就是“研究教学的学生从来都没有机会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因此,我们读的很多的书和理论都是建立在空洞的架子上的,这让我有些失望,我像是在真空中学习着各种“所谓理论”,假想着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最近读到的内容很多都提到了“共鸣”,在阅读文献时也讲到教育要涉及到“interaction”,以及我们常提到的“命运共同体”,感觉本质上就是建立联系,在不同方面多个维度建立联系。
碎碎念中想起前几天看的记录片中,一位幼儿园园长提到的话,就是“如果一个人到了二十几岁才知道洋葱的样子,那未免太令人遗憾了。”感觉提到的就是教育中的“惰性知识”(inert knowledge),让孩子看图说话,不如放手让他们去体验。
p3
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反思】
不能再赞同!包括我实习的时候,也会想让教室“热热闹闹”的,让大家都争先恐后的举手,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习的生成”。我想起了高中时我学习英语的经历,老师设置的任务大多是建立在你已经会了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的,所以这个活动再有趣,也只是“好学生”的主场,也就是【他们玩他们的,我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因为老师默认我们什么都知道了】。我很羡慕他们能享受课堂的感觉,但是我没能在课堂上得到某种成长,得到的只是羡慕和挫败感。奖励式、评估式的活动应当逐渐减少,重要的还是放在学习的生成。
“用心相互倾听”,我想起最近常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批判性思维”,这个翻译很让人误以为是“批评”,是消极的,是不好的,所老师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思辨性思维”。(哈哈好巧,这周的fle课刚好要讲这一章 蛮期待),思辨性的前提是【充分理解】,而理解需要【倾听】。
p4
他决心把那种期待学生会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教学转变为不间断的可持续性培育学生的教学。
【反思】
给学生的成长留有一定的时间吧~
我觉得也给自己的成长留有一定的时间。比如我参加读书的社群,我以前一个月读的书太少了,但是四月上旬我读完了一本书;虽然我的读书笔记乱糟糟,大多是从书里的摘要,但是从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写一些浅浅的反思了,我想给自己留出成长和改变的时间,这个时间可能要蛮久,但是不急嘛,开始了就好。
应试教育和其携带的“速成教育”让我们对教学效果红了眼,一些辅导班的广告当然打着“几天几天”就能说出流利英语,一个月就能雅思提升八分,几个公式掌握英语语法,英语单词背几个词根就够用了,等等...
前言
p2
面对学生“学校不快乐”的呼声,教师似乎感到无能为力。因为学生的“快乐”的含义与教师所追求的“快乐”的含义是不同的,必须从这样的现实出发。
【反思】
教育工作者还是不要“想当然”,我对小朋友的心理发展确实不了解,包括语言方面的发展也 不太清楚,小朋友在特定的阶段更需要什么,会在哪里遇到难点,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p3
小林老师努力营造一种无论什么时候学生都能向人求助的人际关系,只是一种能够安心学习的氛围,它能使教室里的关系变得融洽。
【反思】
emmm这种“融洽”关系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好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的其乐融融的景象”。给予每一个学生尊重、关注、认可,才能营造出这种充满安全感的学习氛围。可能还是太理想化了。
p4
小林老师常常说,要充分地重视“开头”,这是宝贵的经验之谈。而差的教师往往只关注“结果”,常常草率地、马虎地“开头”、小林老师常常仔细地观察、注意学生“从哪里开始、怎样开始”,他认为“结果”怎么都行,“开头”决定了一切。
【反思】
追求相互学习和合作,但是作为合作的前提应是每个学生的必要的自立。
【反思】
不能再赞同。反思自己之前经历的“合作学习”,大多是我们依靠组内一个人的输出,其他人毫无参与感。。。所以“任务分工”、“责任划分”是小组合作中的重要环节,合作不是单方向的依赖,而是多方向的互动。
p5
如果感到教学空洞虚假的话就不行......
判断自己的工作究竟好不好,只能看教室里每个学生的表情、学习的姿态,看他们是否在持续学习。
让学生位于前台,自己退居其后。
总结
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句话:
“学教育学家里要有钱,其实不是家里要有钱,而是心里要有“钱”,更确切地说是心里要觉得自己很富有。需要一点陶渊明的那种心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还和同学开玩笑,说那我们现在读这些东西,难道就是为了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做做美梦?或许是吧。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脱节一直困扰着我,也就是为什么我每次打开教育类的书籍就从内心的排斥,或许从这本书开始,能够静下心来,毕竟,能有机会做做梦,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