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我们真的理解对了吗?

所谓耐心,就是要忍耐一切,坚持到底,靠着意志力去死磕,必须得跟它拼个你死我活,直到撑不住的时候,就开始烦躁,自己的耐心怎么这么差,然后就在纠结、烦躁、痛苦之中迷失了自我,停滞不前,一度的怀疑自己,一度地对自己不满,又无力去改变,反复折腾,把自己搞得不省人事。

  事实上,我们对耐心的认知是错误的,真正的耐心是看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其背后的运行本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立足长远,和时间做朋友,最终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是关于耐心的正确认知。

《认知觉醒》一书中告诉了我们有关于耐心的认识等具体细节,以及我们该用什么方法去正确培养耐心,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基础认知: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和自己的道德品质也全无关系,这仅仅是我们的天性罢了,每个人都一样。笔者看来,可以在我们缺乏耐心的时候,用这段话来提醒我们自己,通常在暗示完后,我们会逐渐从急躁的情绪中平复下来,时间一长,这个过程就变得信手拈来,笔者就是实践了多次后,有时耐心不足,然后用这句话暗示自己,很快就恢复到了正轨上。

  其次,了解一些世界运行的普遍规律,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耐心:

1.复利曲线: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拐点后会飞速增长。

2.成长权重对比: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在笔者看来,如果不去牢牢抓住改变量,那么学再多的东西也没有多大意义。

3.学习平台期:几乎任何学习都是这样,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会变慢,进入一个平台期。在平台期,我们可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可能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生连接并被不停地巩固,到了某一节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

怎样拥有耐心,作者周龄老师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

首先,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当我们明白了缺乏耐心是自己的天性时,就坦然接纳吧,从现在开始,对自己表现出的任何急躁、不耐烦,都不要感到自责和愧疚,一旦觉察自己开始失去耐心了,就温和地提醒自己。

其次,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和自己对话,告诉情绪脑和本能脑(三重大脑理论):该有的享受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这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因为放弃享受,它们是不会同意的,但延迟享受,它们是能接受的。在这里,针对于老师的观点,笔者来说一说自己的经验:就是延迟满足的那种感觉远远比刷短视频和玩王者等类似的娱乐活动爽多了,久而久之,你就会爱上它,笔者以前是个吃鸡狂魔,学习了这些知识后,到现在已经没再玩过了,估计已经掉到黑铁,还是说本来就是黑铁(哈哈)(黑铁:游戏的最低等级)

最后,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比如清楚了阅读的本质和意义,就可能放下手机,主动拿起书本。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就会越强。

  笔者经过自己的实践,耐心这个品质确实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以前完全是没有耐心这个品质,做什么事情都很猴急,质量也比较堪忧,老是焦躁,东一下西一下,不能在一件事上立足长远,当然,这也是和专注力有着密切联系,但是经过了为期一年的实践后,明显感觉到自己能够立足长远,不被表层的假象所迷惑,而是注重质量、价值、全局视角,跟时间做朋友,延迟满足。其实耐心不足、急躁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关键是我们运用认知去迅速调整这种情况的能力,练的越多,这个调整速度越快,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出现了耐心不足的情况,然后注意到了,迅速解决,这个过程不到10秒,至少笔者目前实践了1年左右,是这种结果,我相信厉害的朋友已经把它变成瞬间的反应了。总而言之,可以先试试,体会改变,虽然短时间内效果可能不明显,但是咱们可以先试,长的先不说,可以先做个一周或者一个月,最重要的是行动起来,体会改变!

由衷感谢大家的观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