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本质,其实是精力管理:我是如何每天保持精力充沛的(附6个具体方法)

最近这几天,我接了好几个咨询,都是来咨询我时间管理内容的。

经过交流后,我发现很多朋友之所以焦虑烦躁,是因为明明自己有要做的事情,但是每天被琐事缠身,目标也没有实现,反复这样以后就开始责备自己。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时间管理的问题,但实际上是精力管理的问题。

看那些商界大佬,他们总是时间排得满满的,有各种会议、行程,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是精力充沛。

所谓管理时间,本质是在管理精力。通过有效的管理,基本上每个人都能达到精力饱满的状态。

一个人的精力是由多个方面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体能、情绪、思维、意志。

01

体能

身体就是一辆车,要行驶到远方追求梦想,体能就是汽车性能。如果体能差,相当于车子性能差,配件再豪华也无法驰骋。

1)运动

我上学那时候体能是很好的,喜欢徒步、打羽毛球、爬山,但后来工作后,运动量骤减,时间长了,体能也越来越差。偶尔去爬个山都是拖后腿的那个人。

后来,我开始做运动计划,每周从慢跑开始,再加上规律瑜伽训练,体能逐渐恢复。

2)饮食管理

以前吃饭以碳水为主,山东人嘛,面食为主,后来意识到营养均衡的重要性,开始增加蛋白、维生素的摄入量。

尤其是早餐,1个鸡蛋、1盒牛奶、2勺纽崔莱蛋白粉,一份蔬菜,少量主食。白天加餐增加坚果。

午餐和晚餐都增加瘦肉、蔬菜摄入量,减少碳水。营养充足、均衡,明显感觉体能变好。

02

情绪

负面情绪是能量黑洞,一旦有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愤怒、烦躁,可能让你一天的工作效率归零。

其实,当情绪来袭,可以试着这样去做:识别情绪为它命名,接纳感受,觉察身体反应,转化情绪。

1)主动找人倾诉,或用情绪树洞

给自己一个情绪树洞,当有负面情绪时,对着它倾诉。如果你身边有人愿意倾听,多跟他交流也是很好的办法。

2)冥想

比尔·盖茨说:冥想是心灵的运动,就像身体肌肉需要锻炼。

平时养成冥想习惯,长期冥想后,身体中皮质醇水平下降,从而减轻压力和焦虑。

如果有情绪困扰的问题,一定要持续冥想。

03

思维

看过《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朋友一定知道,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带给人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陷在固定型思维中,遇到任何事情都会给自己下定论,尤其是认为自己就这样了,不如别人等等种种负面评价。

但是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则会将现在发生的事情看作未来成长路上的铺路石,不会被当下的困难吓倒。

所以,思维的改变同样可以减少内耗,即使遇到问题也会从积极的角度来考虑。

当我遇到困难时,我试着去转念,这件事发生了给我带来了麻烦,但是一定蕴含着积极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我要把它背后的积极力量找到,利用好它。

04

意志

很多时候,我们会责备自己事情做不好,老是走神,无法专注精力。

这其实是因为事情没有匹配精力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力值波动规律,有精力充沛的时候,也有低迷的时候。

做事情时就需要正确匹配咬合,才会在高峰时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低谷时休养生息,蓄积能量。

我记录了自己的精力值,在早上6-7点、9-10点,下午3-5点,晚上9-10点半都是我的精力高值。

在这几个时间段,我可以写作、做课程设计、做PPT等用脑比较多的工作,其他的琐事都会在精力低值时集中处理。

经过长期的训练,身体也更加配合,在高精力值时间段自动调整到相应工作状态,也能保持高效率工作。

我们的身体是一部精密的仪器,如果想更好地合作,先要好好了解它。

从以上4个维度来管理你的精力,很快能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精力规律,并将目标跟精力值匹配,从而容易实现目标,创造更大价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