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愿望。
——告诉我们要多倾听,多共情,多听听 别人的故事,实现他人的愿望。
禅修冥想和写作训练是有通性的,我们越是觉知自己的心念,就越能在写作中寻得心安。
现在就开始吧,开始写,写到自己的骨头里。——读书也是一样,读到骨头里,读到血肉里,这样才能将书里的知识用得上。一个好方式就是输出,写作写到骨头里,也是强调坚持练习,不断与自己相遇。
我决心开始写我知道的事,开始相信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去顾盼自己身外的事物。
它也谈到用写作来修行,帮助自己洞察生活,使自己心神清澄。书中所谈有关写作的各点,亦可转而应用在跑步、绘画,或任何你所喜爱并决心在生活中从事的事物上。
有些技巧适用于某些时候,有些则适用于其他时候。每个片刻都不一样,需以不一样的方式对应才会奏效。凡事皆无一定的对错。——技巧有很多,要灵活应用。不要学到一个技巧就应用到任何时候、任何阶段,注意技巧使用的灵活性。
写作是一种路径,是与自己相遇的一条路径,这样路径还有禅修冥想,都是修行的很好用的方式。什么是修行呢?就是利洞察生活,让自己觉悟地活着,明白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擅长什么、劣势是什么、明白什么时候会有情绪,能觉察还能控制,明白想要什么,活成想要的模样,最终与自己相遇。就是不拧巴、人生的过程中不会太难受。
——人在很多时候是认不清自己的。不知道喜欢什么,自己的优劣势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想活成什么样?不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相反地,却十分明白别人想让我们活成什么样。评判的标尺都在别人的手里,而我们往往都在用别人手里握着的标尺来衡量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地觉察自己心里的感觉,没想过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
长此以往,自己的心灵就麻木、荒芜了。对于自己平时是什么样没觉知,对自己的感觉也是麻木的,情绪来了不受控制,气愤、嫉妒,或纠结、后悔、怀疑,或恐惧、不敢、玻璃心等,都是执行一直以来设定好的程序代码。
当你对自己有觉知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这个既定的程序是可以更换的。换一个程序,就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前看问题往负面看,换一个正面向看的程序;以前遇到困难就退缩,换成通过“五部提问法”问问自己到底内心在恐惧什么,恐惧的那个东西也许并不存在,或者让你恐惧的那个东西并不那么重要,也就不那么恐惧了;以前看人看事总喜欢评判,喜欢评判就会当别人不如你时沾沾自喜,当你不如别人时会自卑、嫉妒,现在看人看事用觉察、感恩的态度看,人人都是我的合作伙伴,你优秀,我也很优秀;以前看老公、看孩子都是缺点,现在看哪个人没有缺点呢,有优点就有缺点啊,你只需要用接纳的眼光看,做好你自己,你不苛责他们,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家庭不就越来越和谐了吗,你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也就带动了他们了吗?以前做事眼光浅、心胸窄,只盯着别人给我的,从来不想我能给别人什么,就容易嫉妒比你优秀的、面对不公会愤恨,现在会想我能给别人什么,能给别人提供什么价值,对人更有共情能力,助人就是助己,与人联结、与世界联结,最终是与自己联结。助人的终点是助己。
内在的世界诚然会创造外在的世界,然而外在世界和我们所使用的工具也会影响我们思想成形的方式。——所以也不要只注重内在世界,忽略外在世界的工具,什么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任何事物都不要一刀切、死板,要保持头脑灵活。
一旦你表达出不受自我约束的东西,文中也会充满能量,因为它表达了世事的真相;你的文章并未负担自我造成的包袱,你乘着人类意识的波浪前进了一会儿,并用个人的细节来描述这趟旅程。——真实、自由地表达
你学会一件事:不论内心的思潮或情感有多澎湃,都得不动如泰山。继续坐着,这便是得遵守的纪律。——要坚持
这两样做到了,活在当下,世界才会真正的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