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三、穿裙子的“士”
一个善良的有深度的心灵必定会在厄运和苦难中更深的认识生命,从而产生对整个人世的悲悯,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这是灵魂的涅盘,精神的升华。叶先生不但豁达,更具坚韧。诗人痖弦尊称她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士”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有才能、有品格、有担当的男子汉,后来就称为“先生”。叶嘉莹先生虽是女儿身,看起来清秀柔美,却有着男儿般高贵的品格和不屈的韧性、豁达的胸怀和不羁的豪迈,称为“先生”名副其实。
先生说:“人不可能不历经挫折磨难,如果被苦难击倒,那就什么都没有完成。人要看破得失,甚至看破生死”。叶先生从传统文化中感悟出一种神奇的力量,她总结为“弱德”。这其实就是道家的水之柔德。水低调谦卑,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水看似柔弱,却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她这样阐述“弱德”:“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自己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就是弱德”。为理想和信仰负重前行,却坚贞不屈,一步一步去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是人生的睿智,更是人格的坚守。
有责任、有担当,无论什么情况先想到别人,这是“士”之品格,“先生”之风,叶先生就是这样做的。2005年的一天晚上,她不小心摔倒在地,摔断了锁骨,瞬时痛彻心扉。当时是凌晨2点,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她没有给任何人打电话,而是忍住剧痛,在冰冷的地板上趴到天亮。七点后才打电话通知助理送她到医院。这个耄耋老人竟然在冰冷的地板上趴了五个小时。
中国是先生的根,是她永远难以割舍的故土。回祖国任教一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她就开始教育部写信,要求回国教书,而且不要任何报酬。她说:“我自出旅费,自己跑回来,不辞辛苦到各地方讲课,凡是中国的大学叫我去,我都去,分文不取”。
2015年,叶先生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大学,她将个人所得积蓄3568万全部捐给南开大学并设立“伽陵”基金,支持中国古典文化研究。这种情怀,这份气魄,不是“先生”,一般人又怎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