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步月
从小到大,我回过无数次家。
这一次回家是我难以忘怀的,大概永远都会记得。
为了回家,发生的各种事情。
为了回家,发生的各种状况。
为了回家,狂飙140,狂拐s路线,狂超无数大车的惊心动魄。
为了回家,发生的暖心的事情。
为了回家里看到的爸爸妈妈妹妹弟弟的笑脸。
为了回家我接受到的妈妈的拥抱。紧紧的拥抱。一瞬间的泪奔。
为了回家里我进到卧室里闻到的熟悉的香气。
为了回家里我吃到的妈妈做的香香的饭菜。
1����
中国人的回家牵动着多少人的心,因为回家,中国的飞机、动车、高铁、火车成为世界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亿万游子的心连成一片,让万家在晚上亮起灯火,亮着的橘红色的灯光是一颗颗母亲盼儿归的心。
对于父母,也许是我们付出心血最少的。
你会为了一次考试熬夜看书,晨起背书,刷题,和志同道合者一起讨论,钻研;会为了追上心仪的女孩子每天给她买早点,帮她占座位,熟记她的生日、喜好,提前很久准备好礼物,只为给她一个惊喜;会为了喜爱的明星省吃俭用很久,攒下钱来参加演唱会,会知晓他的一切动态,会知道他最近换了什么发型,参加什么活动。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对于很多东西,你付出了太多心血与精力,花费了太多时间与金钱。情绪的波动,表情的变化。你乐在其中,你乐此不疲。
然而对于父母,扪心自问,你又付出多少?
上学的时候,也许你向他们打电话的时候结尾总是加上一句:“妈,我没零花钱了。”虽然你有些许愧疚,但是当收到钱的时候你依旧很开心;
工作了,父母打电话给你的次数多过你主动打给他们的次数,你不知道他们打给你的时候,是酝酿了多少次,又放弃了多少次,最后才拿起手机拨通你的号码。你会因为工作忙碌,说:“妈,我这会有点事,回头回你。”然后就忘记了回复;
快过年了,父母的心情比你更激动,比你更关心你会放几天假,因为,他们在盼着你回家。而你,却在谋划着去哪里游玩,不带着父母的那种。你的心里有点不舍,但是觉得年轻就这几年,要好好珍惜。
2
很多人心里觉得父母落伍了,跟不上时尚,读不懂年轻人的心。难道父母没有年轻过吗?把我们养育这么大难道不了解我们吗?我们的小小心思,点点乐趣他们是懂得的。
父母比我们想象的更懂我们。
父母不求回报,只是希望孩子更加快乐,幸福。也许他们不懂我们的苦恼与需求,但是他们却是最想为我们分忧、最想帮我们实现需求的人。
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听从父母的想法与安排,长大后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法,开始我行我素,对父母的教导不屑一顾。其实在很多时候,父母的良好心态与过硬的处事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年轻人,在外打拼无可厚非,如果不到万不得已,过年还是回家看看吧!当你打电话说不回家时,父母失望而又伤心的眼神让人不忍多看一眼;当你告诉父母明天就会到家时,父母欣喜的表情会让人觉得心都暖化了。
很感谢爸爸妈妈,从小到大给了我足够的自由,足够的疼爱,足够的尊重,让我快乐的成长,并且在一直努力,想给他们创造一个富足的未来。
父母乐意看到孩子环游世界,也希望我们回家把趣事讲给他们听一听,而不是只能通过朋友圈看看我们看过的风景,想像我们经历过的事情;父母乐意看到孩子家财万贯,也希望我们回家做出一桌饭菜,让父母品尝我们的手艺,而不仅仅是带着父母去饭店,被服务员陪伴着吃一顿饭;父母乐意看到孩子飞的更高更远,也希望我们可以偶尔停下翅膀,驻足父母身边,啾啾鸣叫,让父母再次体会到我们对他们的依赖与需求。
3
年轻人有太多理由不回家,打拼,奋斗,远方,亦或是逃离。然而这些都不是我们不回家的理由。
不要让遥远的距离隔断了亲情,不要让日常的忙碌忽略了亲情,不要让终日的奋斗遗忘了亲情。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而如今的父母还有几人会阻止孩子去追梦。他们更多的是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中多看看你的照片,朋友圈,拨通你的电话,听听你的声音。
父母,是我们的父母,也是我们的孩子。当我们长大后,他们就是孩子了。
过年了,该回家看看了。
结束一天的工作,从一个城市回到另一个城市。
回到家时的激动、欣喜,见到爸妈的开心、舒坦,走近故乡的平静、舒心,让一颗心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