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本书三四五章的感悟与收获。
第三章是是讲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时间记录方法从结果记录转到过程记录,因为更加详细,遇到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原因,而且对事件加上时间的方法会让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这跟古典老师讲的每天三件事道理一样的。评估每天可以完成的三件事,基本上达成目标,可以说是战胜了“焦虑”。
问题总是复杂的,解决办法总是简单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跟古典老师坚持了每天三件事后,感觉自己的事情越来越有序,时间观念也越来越强,对时间的把握越来越精确,不会稀里糊涂瞎忙,做事逐步变得高效起来,看来一个小小的习惯就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那我以后要养成更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了。做事有了成就感之后,玩的话就可以放心的去玩了,因为我已经做好我应该做的事了嘛,更开心,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地原谅自己,因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大脑为了保护我们是最擅长遗忘的,稍不注意大脑就把这事票抛到脑后去了,因而有的习惯的培养刚开始是反人性的,当我们逐步能控制我们的大脑的时候,我们就开启了心智模式。
人都难免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无疑将会使得我们的心智降到最低。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平时记录一些特定的话语。比如说后面用某些事件做了解释。那么我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会非常有感触,继而把当前情绪归零,重新开启心智模式。这未尝不是一个好习惯,搜集能激励自己的话语。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送给自己。
当我们真正珍视时间的时候,我们会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使之进入最佳状态。当然了,一些重要事件也必须尽快列上清单。要仔细审查一下这些重要事件是否是真的重要,因为有时候一些看起来重要的事情其实对我们达成目标没有一点帮助。因为像我自己的话有时候就喜欢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可是这些有趣的事情对我的现状没有一点帮助,只能称之为娱乐而已。很重要的事情,即便是枯燥的,也要安排上清单。尽量看下能不能转换下思路把他赋予特别的意义看看,也许就不会是那么枯燥了,或者说拆解成更加容易完成的小目标,或者说换个思路看看是否可行,开启多维思考模式。清单一旦开始就要执行到底。只有我们开始行动,才有认清楚现状,知道下一个阶段应该怎么样调整才更合适,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走到了另外一个起点上了。
因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可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再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
第四章是开启我们的心智
获取更多的知识几乎是我们开拓自身心智的唯一手段。对绝大数人来讲,“学习能力”也许是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了。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是体验,也就是感官。比体验更高一级的就是试错。而试错则需要勇气。
在“试错”这个手段基础之上,另外一个“聪明”一点的,也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观察。观察延伸了体验的范围。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的嘛,我们从自己或别人的失败中学到的东西往往比成功时学的到多。因为失败总归是有客观的原因,而成功的原因却并不一定是我们总结的那些,还有一些我们尚未觉察到的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成功的因素,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然而体验,试错,观察都是存在局限性的。首先不是所有知识都是可以通过个人体验的。第二是试错的成本太大没办法试错。第三是有的观察而不能得,受时间,地点,外部环境的影响,那阅读“”就成了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上述四种方式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体现的因果关系。
由于人们大多数是凭借自身经验获得知识的,而如果我们无法突破个人自我有限的经验去理解周遭事物和他人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恐惧。因为人们害怕未知。有句话非常精辟,很多的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怖。所以说能够正确地理解别人的处境非常重要,而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就非常擅长这一点,她观察到一个现象“所谓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所谓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的但是没想到过要去的地方。”
作者提到了六种提高自学能力的方式,阅读理解,检错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了解学习的进程。个人比较关注的是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这一节里作者提到,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表现就是你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的特征:他们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这只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然而对于一个挣扎着发展自己的心智的人来讲,他就是个可怕的敌人啦。对抗他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我们做好的工具,纸笔,有空的时候,或者说干脆定期找出一段时间,把那些目前暂时无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论点或观点记录下来。无法理解的,写下自己当时的疑惑究竟在什么地方?支持的,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反对的,也一样可以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甚至那些无所谓的,也可以记录下来为什么自己认为是无所谓的。这样的记录会使任何一个有着这样良好习惯的人获得了他人无法拥有的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使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我为什么对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比较感兴趣呢,是因为之前的10月份的时候我那时候比较喜欢听Tom教练讲一些现场直播,他当时主讲提高说话能力,然后给我们讲解一些说话的方法,当时感觉他讲的内容比那些鸡汤干货不知道强多少倍,自己非常享受,然后那段时间大脑非常活跃,每天听他讲一个小时左右的直播,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后来就专做其他的项目了。这段时间的直播结合参加的思维导图的一些课程让我自己有了很大的反思,因为我看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他们都是大师,有自己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教给别人。然后有一天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看看我自己是比较苍白的,没有自己的专门的知识体系,这是为什么呢,怎么样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呢。然后我就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刚好看到彭小六老师推送的一个课程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感觉太好了,终于找到方法了,就报名参加了。
虽然说目前我已经知道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通过这个课程我已经知道这个方法了,小刘老师的课讲的非常棒,我只学会了点皮毛,以后还要细细琢磨,深度学习,我想说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又悟到了其他的道理,就是这个知识体系目前已经不是我非常想解决掉的问题了,它只是当初我的一个疑问,一个困惑而已,现在在解决他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我的当务之急,就是需要立刻马上解决的问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块,太弱。以前还有点眼高手低,以为一些别人的文章也就那样的看,我要写的话肯定会更好的。然而有的事情只有你真正去做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它有多么的困难。任何一种技能的获得都不是偶然,后面都是大量的刻意练习,也许结果上表现出来一点点差异,然而反映到背地里的汗水可不就是一点点了,也许是很多年的功力。我们能做的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本质,只有认清了一些现实,你才能去改变看,突破现实,不断进步。
所以看到“反刍”这一点的时候我特别兴奋,原来我只是偶尔无意识的运用了它而已,而且还不知道它的学名是什么,今天终于正式的知道了它的名字,好开心。那说明我以后就可以有意识的去运用反刍这个功能了嘛,以后进步会更大滴哦。也就是今天我知道了我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好开心。以后加油哦。
从哪里都可以学到东西,而且这些东西都是相通的,看来从自己高几个等级的人那里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哦,或者看到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甚至说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些东西。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了过分依赖老师的人的心态,内心脆弱,无法接受现实却又急于摆脱尴尬的同时竟然不愿意付出代价。他们只想听到他们想要的答案,对于不是他们要的答案他们往往恼羞成怒。很多时候,不明真相,是所有扭曲心理产生的最终根源。所以我们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具备最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体现。
第五章讲的所谓的“成功学”
本章开头作者讲到,人们相信荒谬的事情,从来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无论是多么荒谬的事情,不仅总是有人相信,而且还总是有很多人相信。
这是因为人们往往对自己期望值过高,认为我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科学地思考。作者提出跟对方和谐沟通的方式,首先要确保别人愿意听你的想法或建议,这是第一步。然后讲出你的想法或建议,这是第二步。第三步是看别人的反应。如果这时候他说“你说的确实对,可是,我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那一般来讲,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闭嘴了。因为,无数次的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从本质上就可能永远无法接受别人的建议。而作者见过的少数几位没有说这话的人,反倒往往会迅速矫正自己的行为。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所以我经常告诉自己,你并不孤独。说不定已经有人解决掉了这种事情哦,不要做井底之蛙。
最后说一点今天的感受。今天去上海影视乐园玩了,非常不错,以后要经常去些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路上的时间刚好可以用来学习,不会像在家里一会这一会那的消耗掉了。今天回来的时候一个老朋友看到我发的朋友圈就找我唠嗑了,我本来以为她的小日子应该过得蛮不错的,可是详聊后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无论是自己找的还是外部环境强加给你的,都不可能事事顺心,事情远非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光鲜亮丽。所以说呢,以后多主动关心关心朋友吧,说不定你联系她的时候她正心情不太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