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那
1225-1274年
信仰的正确性可被论证吗?
神圣的教会也是一门学问
“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句话清晰的反映出经院哲学的立场,也就是说哲学必须隶属于神学,哲学只有在有助于理解神学时才具意义,我们乍一听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否定了人类理性的意义,但是使这句话广为人知的经院哲学代表人物阿奎纳的目标却恰恰是活用理性建立以信仰为基础的统一体系,以此统合基督教教义。
基督教内部有许多宗派,虽然今时今日基督教会正在开展实行跨宗派对话合作的普世基督教会合一运动,但是在阿奎纳的时代,各宗派仍然因“谁才是真正的信仰”争论不休,1054年基督教发生东西教会大分裂,12、 13世纪时纯洁派及韦尔多派等教派势力扩展至欧洲各地天主教教会,为了镇压这些教派举行过多次异端审判。
在不同宗派的论战中,如果某一方只是宣告我信神,其实并没有什么说服力,参与者必须要针对神的真相作出使所有分享信仰的人都能接受的论证,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始终贯彻着这一态度。
证明神的存在
基督教的大前提是神的存在。如果没有这个大前提信仰本身也就不成立,因此问题就归结于如何能够有说服力的论证神的存在,阿奎纳就此展开探索。
想要理解阿奎纳的证明,我们需要回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提到的不动的推动者的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沿着原因与结果的链条不断回溯,最终一定会推到无法再往上追寻的根本原因,阿奎纳正是将亚里士多德的推论应用到基督教上进行证明。
神就是支撑因果链条的第一原因,也就是说神就是推动因果的根本动力。阿奎纳在此基础上继续讨论,如果没有不动的推动者,世界本身就不会存在,但是世界是存在的,因此这个推论明显是错误的,所以神作为不动的推动者始终存在。
阿奎纳通过因果关系对神的存在的证明十分明了,他力求不依赖于个人神秘宗教体验或社团故事,以纯粹的推论证明神的存在,探求出令更多人心悦诚服的信仰状态。
存在的类比
那么因果序列是怎么导向神和神的创造物之间的关系的呢?阿奎纳认为神是第一原因,是世界的根本原因,创造物都为神创造,因此世间万物都分有神的本质,与神相似。这种神和其创造物之间的类似关系就是阿奎纳的类比理论。
正如万物都存在,万物都在一定比例上分有创造者的本质,因神而存在的事物只要仍然存在,就与万物的第一根源最普遍的根源——神具有相似性。
与神具有相似性,不是说外形上的相似而是指本质的相似。在阿奎纳看来,这种本质的相似是指在善上的相似。那么善又是什么呢?阿奎纳认为善是全整性。作为第一原因的神,赋予万物全整性,神是最高的善,神创造出的万事万物非有神的全整性,也就获得了善的属性,这就是类比理论的深意。
对存在即善的洞察
活在现代的我们当然无法全盘接受成书于中世纪的《神学大全》反映出的世界观,在笛卡尔、伽利略、培根等近代哲学、近代科学创始人的功绩之上,我们更难认为阿奎纳描绘的世界图景是具有普遍性的妥当设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阿奎纳理论的意义。
对阿奎纳来说,神并非绝尘于九霄之上与被照物断绝的冷酷存在,作为最高级别的善,神使万事万物存在,分予其善的本质,以此创建了存在,即善的网络,这既是神与创造物之间的类似关系,也是世界本身的样态。
阿奎纳通过类比理论想表达的是,没有任何存在本身就是恶的。人并不是神,无法变成全善的存在,但是人既然作为神的创造而存在,那么人本身就是善的存在,人有时可能陷于恶中,但那也只是善的缺乏,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本身就是邪恶的。阿奎纳借此调节正统与异端之间的矛盾,整合基督教教义,致力于构建真正能够获得众人认同的信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