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初五,是我们传统的端午节。也是我喜欢的节⽇。每到这⼀天,熟悉的⼉歌总会回荡在⽿畔:“五⽉五,是端阳,门插艾,⾹满堂,吃粽⼦,撒白糖,龙⾈下⽔喜洋洋”。
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都包粽⼦。一般习惯在节前⼀到两天就早早包好。粽叶、⽵叶还有裹粽⼦的菖蒲叶⼦都提前在锅⾥煮⼀下。煮好的叶⼦不再青翠欲滴,⽽是变得结实柔韧。那几天,整条街都充满粽叶的香味,闻着就知道端午节来临了。
我们庆元的粽子据说是福建传过来,非常有特色,先去山上找一种带碱香味的树叶,摘下晒干烧成灰,用开水将碱叶灰泡开,滤出水泡糯米一天,次日再用这些加了碱香的糯米来包粽子。小时候妈妈会包多种⼝味的粽⼦给我们吃,糯⽶馅的、鲜⾁馅的、红豆馅的、蜜枣馅的、蛋黄馅的……有时妈妈还会包“特色”馅的哦,用各种⽶、各种⾖、各种⼲果混合着包在⼀起,五颜六⾊的,像是⼀个⼩型的农业展览会。⼼灵⼿巧的妈妈包起粽⼦来是⼜快⼜有型,左⼿托着粽叶,右⼿捞起⼀把⽶,放在粽叶中间,箬叶的,妈妈会包成“三⾓形”都⽤细长的菖蒲叶⼦缠得结结实实的,这样煮出来的粽⼦不但紧致而且很有弹性。
烧上火,把包好的粽⼦放在⼤锅⾥煮⼀夜。早晨时不时散发出来的⾹味早就已经让⼈垂涎三尺了。
那天,妈妈会在我们孩子们的⼿腕上裹五丝,就是⽤⿊、⽩、红、黄、绿五种颜⾊的丝线编织⽽成。洗脸⽔是妈妈煮粽⼦的⽔,褐⾊的、散发着粽⼦的⾹味,洗完脸上还滑滑的呢。
印象中,我们家端午节不但要粽子还要吃鸭子。早晨,早早的就被妈妈叫醒,去菜场排队把鸭子杀了,带回家备用。中午,肥肥的鸭子上桌,我们就开始围着餐桌转。
待妈妈打开锅盖,满屋都弥漫着粽⼦的清⾹,夹杂着醇厚的鸭汤,让⼈闻了禁不住⼝⽔直流。这时候的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夹着大块鸭肉,勺上满满的鸭汤,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甜甜,糯糯的,真是让⼈回味⽆穷。
每每这时,爸爸都会给我讲屈原的故事,告诉我们屈原的家国情仇,⽽我们总是百听不厌,怀着对屈原的敬仰,咀嚼着分外⾹甜的粽⼦,我更加喜爱端午节了。
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遥望远方,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但愿明年的端午节不再有疫情,我们能欢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