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博山炉之外,专为焚香设计的薰炉也是汉代常见的熏香炉具,更是近代汉墓考古挖掘中常见的随葬物品。薰炉是古时用来熏香和烧炭取暖的炉具。目前发现的薰炉多是铜制,炉身设计较浅,上面或许有鎏金,下方择优容纳灰烬的承盘,炉身造型相当奇特、生动且多变化。
在两晋南朝流行的薰炉有一些是青瓷制作而成的,三足或五足的稳重造型已经和目前可见的香炉十分接近,且富有造型优雅、做工精细的旋纹把手,简单而莹润的彩釉薰炉,展现当时崇尚古朴自然的风气。
明清时期社会普遍有尊古、复古之风,香炉造型也偏好仿制先秦三足鼎、高足杯的礼器形式;明清时期烧瓷技术进步,官、哥、定、汝等官窑开始制作的大量瓷香炉,炉口宽圆,炉身圆润自然造型朴实简洁却自成风格的瓷香炉成为此后向其使用的大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元代以后制作的香炉,不离明清时期风格,形状也会仿制青铜炉器及博山炉的一些性质特点,再加以细致化,或是通体彩釉润泽而不透明,数量与形状各有不同,以中小型香炉为主。
明代的瓷香炉制作则是以青花瓷为主,形状多仿自前朝,另外还有色彩饱满、五彩斑斓的五彩瓷香器出现,色彩更加丰富。
在清代和民国年间,由于鎏金、釉彩、透雕等制作工艺技术的进步,香器的形式更为活泼多样,材料范围也更加广泛。如清代的景德瓷香炉,各地的官窑釉瓷香炉、镂空的铜卧香炉等。
近代在交通便利、文化交流的气氛中,许多印度、西藏制作的木质香器、银制香器也开始流传,另外也有来自西方,便于现代人使用,不需要担心香灰问题,只要加水的熏香炉底点上蜡烛或者酒精灯,在滴上一两滴精油,就可以轻易享受满是浓郁馨香的熏香炉。整体说来,香器的形式较古代有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