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19年2月读完了《少有人走的路》系列书籍的第2部---勇取的面对谎言这本书。作为自我成长的选定读本,我受益良多,整本书共有6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是由主题+案例构成。
第1章 主题:谎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核心阐述:为了逃避痛苦,人们选择了谎言,为了谎言,人们扭曲了心灵。
案例:案例的主人公乔治的身上,可以看到有两股力量都试图控制他:一股是恶的力量。他为了逃避童年爸爸、妈妈、爷爷给他留下的关于死亡的阴影与痛苦,开始时他依赖心理医生,接着甚至与魔鬼签订协议,不惜拿自己最疼爱的孩子的生命作为赌注;一股是善的力量。乔治在倍受折磨,不断逃避时,自己想出了各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同时产生了罪恶感,最终没有沦为邪恶的人。
本章感悟:(直面遇到的问题与痛苦,自我完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真正的爱,营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尊重、平等的家庭氛围。
作为成年人,当我们面对“正确”与“轻松”二选一的抉择时,应该倾向于选择“正确”,一旦倾向于选择后者,也是在逃避问题和痛苦。
只有解决了逃避问题的问题,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也只有直面问题和痛苦,我们才能最终获得解脱,才能不断的自我完善。
第2章 主题:有没有“罪恶感”,是善与恶的分水岭。核心阐述:恶,为了维护病态的自我,不择手段的去毁灭别人的自我;邪恶与爱完全对立,它运用一切力量阻碍人们的心智成熟,邪恶依靠谎言和欺骗来维护病态的自我。
案例:比利的父母为了逃避罪恶感,撒谎成性,恶性自恋,使家庭成为一座坟墓,压抑了儿子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压制下,大儿子史都华自杀,小儿子比利学习成绩下滑、偷车、抑郁;
第3章 主题:压制别人,就是邪恶。
案例:与比利父母不同的是,鲁克的父母显得更有文化、有教养、有礼貌,但他们内心中的“邪恶”藏得更深,他们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孩子,凡是鲁克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都反对,伪善和压制最终导致鲁克抑郁。
2-3章感悟:(给孩子真正的爱,与孩子共同成长)
许多父母常常打着爱的旗帜,实际上是在控制和操纵孩子,他们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伪善,无异于“恶”;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被扼杀了生命力的孩子,无法体会出“爱”,也不会拥有“爱”。
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是爱,爱的目的,是要帮助孩子确立独立的人格,爱孩子,就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有做决定的权力。
父母培养孩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的过程,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为了孩子的成长而改变自己,他们会放弃自己错误的观念,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会受益,父母同样受益。
第4章 主题:恶,总是出现在需要爱的地方。核心阐述:夫妻之间真正的爱,不是树缠藤,也不是藤缠树,而是彼此独立、心心相印。
案例:本章作者借用亨利和桑德拉这对夫妻的病态关系来阐述主题,一方面亨利离不开桑德拉,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寄生和依赖,而桑德拉颐指气使、咄咄逼人,对亨利充满了支配欲,他们是“最病态”的夫妇。
本章感悟:(空间、分享、独处、成长、心心相印是夫妻间相处的关键)
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都是需要爱的,但如果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往往给予和得到的会是“恶”。
何为夫妻之间真正的爱:丈夫爱妻子,就不会去控制妻子,他不会干涉妻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由,与此同时,妻子也不会过分依赖丈夫,虽然她需要丈夫的关心和呵护,但却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样的爱会给双方独立成长的空间,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这样的爱能不断拓展双方的自我界限,让彼此的心灵都获得成长;作为妻子,体量、善解人意、关心、照顾丈夫都是应该做好的事情。
第5章 主题:从小缺乏爱,长大就容易变坏。核心阐述:缺乏爱的家庭是产生邪恶的温床。
案例:本章案例主人公名叫雪莉,是个35岁未婚女人。在雪莉400多次的就诊过程中,她始终试图处于主控地位,想要征服、玩弄、占有派克,完全受一种恶性自恋的驱动,雪莉的生活始终充斥着无聊、无知且无意义的琐事,心灵的谎言让雪莉不择手段,疯狂维护病态的自我。
本章感悟:
恶性自恋,是一种病态,不愿意改变固有的自己,宁愿牺牲别人、也不愿改变自己,只有牢牢的控制别人,自己才有安全感。这种情况的形成多半来自婴幼儿时期的恐惧,常常由于父母漠视孩子的情感需要所致。
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婴儿一出生时就开始,通过爱和尊重,来为孩子建立安全感,特别是孩子3岁之前,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样,孩子长大之后,才能知道如何去尊重其他的生命。
第6章 主题:勇敢地面对谎言。核心阐述:只有爱,才能给我们最终战胜谎言的勇气。
本章重点内容:
派克给谎言下的定义:谎言就是掩盖真相,使自己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过去的已经过去,你抱着过去的自我不放,与现在的情况不相符,甚至完全脱节,这就是谎言。
20岁以前,你的问题可以由父母负责,20岁以后,你的一切问题,都应该由你自己来负责,为什么有人不会改变呢?原因有两点:一是过去的自我被溺爱,沉浸在舒适区,不愿意改变,这种懒惰的心理注定会阻碍成长;二是过去的自我没有获得父母的爱,甚至还遭到伤害,内心充满恐惧,所以即使生理年龄已经成年,心理上,还是个婴儿。
我需要做的是:理解什么是爱,将爱充满内心,温柔、平静、坚强的对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完善自我,心理与生理年龄同步。
感谢本书的作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我会一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