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发展
当下儿童青少年成长状况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
健全人格,发展潜能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古希腊生命教育思想萌芽:古希腊智者创始人普罗泰戈拉(Protagoras)第一个表述了他的看法,“人是万物的尺度”。他们认为,知识的种于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火之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教师的任务是带助学生心灵走向光明,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身心自然运动的过程,教育要适合儿单好动的天性.
在教自目的上,他们强调身心和谐发展,追求体格健壮而又思想敏捷。
帕拉图曾经说过,“教育非它,乃是心灵的转向”提出了情总教育与理性教育和谐并存,重在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反映了教育尊重人的生命的思想萌芽
道家思想: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老于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和本原,道以自然为法则。也就是说,把道作为宇宙的最高法则是自然而然的,人是自然之中的人, “道”之中的人,由此,人的生命发展要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叶澜“让课堂唤发生命的活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课堂教学在目标上应该关注生命的全面发展,即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蕴含有极大的生命活力,因此课堂教学的过程不应该机械地设计,而应具有生成性。
生命教育的三种关系
生命与自我的和谐关系
人对生命的态度往往取决于内心的信念
青少年的危机: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
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协调
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应对危机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共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单向度的技术理性破坏了地球生态,
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小学阶段内容(1-2年级的具体教育内容)
1、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初步了解有性别意识。
2、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
3、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4、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