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之三——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钱梦龙老师说:“阅读教学就是以文本为凭借的语言训练。”要使阅读教学成为丰富充实的语文学习活动,组织语言活动是主要的方式之一。换一个角度看,语言活动也是实现阅读教学课程价值的基本策略。
首先,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一定要立足文本,引领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宁鸿彬老师教授《皇帝的新装》时,有一个典型而精彩的语言活动,即让学生用一个动词概括文章的情节,学生说出12个不同的动词,教师引导同学讨论哪些动词不行,否定六个,再讨论剩下的六个哪个最好,最后大家一致认为“骗”字最好;再讨哪些人物之间有骗和被骗的关系,这些人物中核心人物是谁,为什么那么多人被骗,孩子却没被骗。这个语言活动引领学生读进去,再读出来,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有发散,有聚合,撒得开,收得拢。
其次,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必须有明确的语言要求和具体的内容指向。最常见的是我们一些老师要求学生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分析、归纳、比较,但最后学生的发言既不概括,也不分析,既不归纳,也不比较,最后不了了之,甚至教师自己的答案也体现不出教师自己提出的语言要求。这种淡化甚至漠视语言要求的语言活动,对学生的阅读,对学生的表达,包括对学生的考试都是很不利的。
再次,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要力求具有张力,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言活动空间,阅读教学中成功的语言活动,既是阅读活动,又是语言活动,同时也是思想活动和情感活动。这就要求语言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必须为学生留下足够空间。好的语言活动应该体现对文本的深度加工,体现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应该是语言形式的综合运用,是结合要求的个性表达。没有绝对好教的课文,也没有绝对不好教的课文,不好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形式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用心于文本的研究和语言活动的研究,就一定能设计出因文而异的高质量的语言活动。但我们特别强调概括和分析这两种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
好的语言活动从哪里来?从文本中来,从教师对文本的阅读发现中来。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