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老师多有遭遇学生反复告状的烦恼。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告状呢?
第一,与老师的权威感有关。在低年级学生的价值判断里,老师是权威,是公正的化身,是最能帮到他们的人。因此,当他们受了委屈,遭遇了不公正待遇,最先想到的就是请老师为他们主持公道。
第二,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还很肤浅,他们对人对事的评价带有很明显的主观情绪,很难做到换位思考,因此,一旦有事发生,他们都从自身感受和好恶出发,受伤的永远是自己,可自己又解决不了问题,于是就找老师告状以求帮助或泄愤。
第二,与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有关。 低年级学生对于好坏的评价能力还有所欠缺,为了判断谁好、谁坏、谁是谁非,他们也只有求助于老师,请老师给予裁决。
第四,与学生喜欢表现有关。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喜欢表现,喜欢引起老师的关注,没事就喜欢到老师跟前刷存在感,而告状就是一个求关注,刷存在感的好机会。
第五,与学生心理表现有关。低年级学生的心理还很稚嫩,他们不懂告状除了可以帮自己解决问题外,也会恶化人际关系,他们更不懂恶意告状其实是一种恶劣的行为。他们心里那把"公正"的直尺是的"笔直"的,绝不会变成其他样式,所以,在他们看来,所有不公平的事情都应该由他们眼里的"权威"——老师,来解决!
第六,与逃避惩罚有关。有些学生自己犯了规,但又怕受到惩罚,于是来个恶人先告状,把责任推给他人。
这么说来,低年级学生喜欢告状属于人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正常现象。可是,无休止的,低质量的告状确实容易令老师烦躁,那么老师对于学生的告状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呢?
一、认真倾听学生的告状内容。不论学生带着何种目的来找老师告状,老师所持的态度都应该是:认真聆听学生的讲诉!这不仅是为师的专业态度,更是为人的基本态度。在聆听的过程中,老师要和颜悦色,要对学生的讲诉进行及时的回应,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对于受了委屈的学生,还要进行情绪安抚,态度支持。总之一句话:要听得进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切忌学生一开口就打断,强行终止学生的陈述。
有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被男生故意推搡,并且还给她取了个"花母猪"的绰号,女孩很委屈,去找老师告状。老师很不耐烦地打断她:不就取个绰号吗?多大点事?去去去,别烦我,没看我正忙着吗?女孩在老师那里求助无门,只得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听了女儿的哭诉,很生气,跑去学校找老师评理,结果怎样,毋庸我陈述大家都想得到:老师的不作为给家校共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二、分清告状类型用心说话。学生找老师告状,老师除了认真倾听外,还要与学生用心说话。那么怎么说才恰当呢?我个人以为讲道理是不合适的,道理学生都懂,空洞无力,属于正确的废话。如果学生告状的内容无关痛痒,老师只需和颜悦色地摸摸学生的头,说一句:好,我知道了,我一定高度重视,你放心哈,先去玩吧,我等会处理。学生多半心满意足兴高采烈而去。我的话老师听了耶,我的意见老师重视了耶!学生一边兴高采烈一边得意地想。如果学生告状只是为了求关注,那就抱抱这个学生,拍拍这个学生的肩膀,用肢体语言回复学生:老师是喜欢你的,放心吧。如果学生告状确实是受了委屈遭了欺负,老师的态度和立场一定要鲜明,必须旗帜鲜明地告诉学生:老师一定会为你做主,还你公道,绝不允许不良行为发生!如果学生纯属恶人先告状,那就淡淡说一句:嗯,老师知道了!该用什么样的词汇,使用何种语气,没有一层不变的模版,有的只是老师在实践场里摸爬滚打得出来的实战经验。总之,遵循"既能解决问题,又不伤害学生自尊"这个理念说出来的话都不会错!
三、想清楚学生告状的内在原因。作为老师,一旦与学生打交道,就要进入专业状态,就不可以任性、随性和感性,要从专业角度来思考问题。作为一个随性且感性的人,当然可以对学生反复的,无聊的,低质量的告状表达厌烦,但作为老师就不可以!老师学的就是教育学,吃的就是教育这碗饭,所以学生出现问题,要以研究的态度来面对,要逐层分析学生的告状心理,还要进行个案分析,找到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价值体系的学生,对于告状这件事所秉持的态度和做法。一旦想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就不会视学生告状是一件烦恼事,相反可以看到活色生香的众生相,不仅有趣,还能提升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
四、对低质量的告状要进行冷处理。有些"状"告得确实有失水准,比如某某摸了一下我的文具盒,某某走路不小心撞了我一下,某某上课抠了屁股,某某还闻了自己的脚丫,某某下课喝了牛奶等等。对于这种无损班规,无伤大雅,无害身心的行为,无需追究,模糊管理是较为恰当的处理方法,但又不能让告状的学生自讨没趣。那么老师该怎么说,怎么做呢?老师可以不冷不热地对告状的学生说,嗯,我知道了。然后,然后就没下文啦,那些个抠屁股,闻脚丫子的事,冷冻起来不闻不问就好了。
五、给予学生远离告状的正确方法。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告状现象会越来越少,是不是就随他去,慢慢等待学生成长就好了?教育虽然需要等待,但消极的等待不提倡。对于学生喜欢告状这件事,老师还是需要主动引导,不然那些喜欢告状的学生会陷入人际危机。那么如何引导呢?
1.通过主题班会,指导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学生之间的矛盾多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边界而产生的。老师要给学生制定出语言边界,什么话可说,什么话不可说,要有明确的要求。其次是身体边界,哪里可以触碰,哪里不可以触碰,要明确规定。向老师反应同学的情况,也要明确要求: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的行为,不必向老师反应!总之,定出大家认可的规矩才是规避人际矛盾的正确打开方式。
2.教会学生处理简单的人际矛盾。比如某某在课间推搡了某同学,那么推搡的同学就要立即说一声对不起,被推搡的同学要学会原谅,接受对方的道歉,回一声:没关系!老师还要告诉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矛盾才是真的牛!我们都来做小牛人!
3.教会学生承担责任。错了就认错,该罚就认罚!这个价值观一定要教给学生。当然,老师自己也要反思自己。为什么学生要告恶状逃避责任?必然是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对学生很严苛,学生很害怕受到惩罚,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只能想办法掩盖,才不得已推卸责任,或拉人下水。
老师天天被学生缠着告状,确实会厌倦,但如果能把学生告状这个行为进行分类研究,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既育人,又达己,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