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聊三国155‖似此星辰同昨日

我也聊三国155

姜维北伐7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费祎生前,曾自认为比不上诸葛亮而劝姜维保境安民为主,毕竟诸葛亮也没北伐成功,所以从来不拨给姜维太多兵马。

公元253年,费祎遇刺,姜维开始大规模用兵。时吴国诸葛恪起兵20万攻打魏国淮南,姜维趁机率兵攻打南安,与陈泰等人率领的魏军交战,最后以汉军粮草耗尽而撤退。

《祎别传》中这样记载费祎“祎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

在当时看来,费祎掌管蜀汉的军政大权,说明费祎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历史上对费祎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

要知道,蜀汉的国力在三国里面,是最弱的一个。在诸葛亮病逝以后,蜀汉能够稳定,费祎是有功劳的。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好的治国理念,好的治国政策。缺的是这些理念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执行力。

转换时空换个角度,看刘禅治下的蜀汉,政权是稳定的,皇帝是宽和的,官员大抵是忠诚的,老百姓的日子是比较好过的。

这一点,蜀汉做的是非常成功的,比曹魏和东吴强得太多了。

个人观点,费祎掌权的时候,之所以限制姜维北伐,除了个人能力的原因,还有国内粮草物资方面的原因。

还有一点是绕不开的,就是皇帝刘禅。对于北伐中原,恢复汉室,刘禅是支持的。但是,身处乱世,皇帝刘禅并没有所谓的雄才大略。或者说,刘禅有这个心,却没有那个能力。

这从刘禅总是纵情玩乐就可以看出来。如果刘禅真有雄心,就会把心思放在政事上面,而不是总是想法子去玩。

当然,以孝治国没错,但是,在乱世也要学会变通。如果刘禅真有魄力,在司马懿兵变夺权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大规模的北伐,而不是等费祎遇刺亡故之后。

甚至,刘禅可以利用曹魏内部的不稳,御驾亲征,或许能够打开局面。但是,刘禅没有这么做。由此可见,刘禅没有太大的野心。

费祎遇刺之后,姜维开始大规模的北伐,未尝没有皇帝刘禅的意思在里面。

一个人哪怕再平庸,也会有勇气尝试挑战一些困难。只要成功了,对做事就会有信心。人的信心都是一次次战胜困难,一步步建立起来的。

2024年12月

——星辰相伴,自由随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