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轻教师问这个问题,就随手写了十条,先做记录,后面再完善。
1.备课时,要有一个核心点,或者有不超过三个的主问题,其他都是次要点或次要问题,次要点在课堂中被打乱无所谓,只要心里知道“条条道路通罗马”,牢牢记住核心点或者主问题即可。说不定学生的生成比预设的次要问题还精彩。
2.备课时,要考虑学生的各种可能,正反情况,或者学生不出声的情况,设计问题的梯度要合理,针对性要强,要避免宽泛无效或者封闭性问题。
3.上课前的几分钟内,如果可能,可以了解学生情况,如“是不是原班建制学生”“平时有没有小组组织”“班长,语文课代表,体育委员,等主要学生是谁?”
4. 教学导入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如果能根据现场情况导入会更好,如果不能,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背诵,唱歌,或小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和你迅速消除距离感。
5.课堂上课时,要注意节奏,注意针对性评价。如果课堂超出自己的预设,自己一时想不出如何处理,可以坦诚求助学生,让学生表达的同时,自己迅速组织语言和适度调整教学。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小组的,可以现场组织小组,小组的语文课代表和组长都是你有力的助手。
7.可以有一些小激励,随手带一些小礼物,如学生喜欢的期刊,杂志,书签等,班级学生如果特别沉闷,可以及时奖励。
8.课前,可以适当做一个幽默坦诚的自我介绍。
9.提问时,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对应的学生要匹配,虽然不清楚,但是你可以用机智的方式选出语文能力高低的血神,如“班级中的才子或才女”“最不爱语文的学生”“最外向的学生”等等。
10.以上这些就是雕虫小技,核心在于前期教学设计,一、必须要尊重文本,要把文本读透,只要教师读透了文本,才能随处取材,游刃有余;二、必须尊重学生,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问题的梯度。
20分钟内写成,错字病句难免,回头再改吧!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