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军人牛人》系列,以熟悉的战友为主,重点突出身边人、身边事,这样知根知底,讲起故事来更自如一些,可信度也会更高一些。
当然,也不拒绝那些并不十分熟悉的军营牛人。
只要牛得有道理、牛得有水平、牛得让我觉得眼前一亮,照样会去了解和熟悉,然后以真诚交流的方式,写下给我以启迪、给人以启示的温情文字。
我愿用我温情的文字,温暖天下原本孤寂的心灵。
一
今天要写的这位军营牛人,我就不是很熟悉。
这么说,其实有些不负责任,还有可能惹今天的主人公、我在黑龙江省军区机关的老同事田清春同志不高兴:在同一个机关共事五六年,竟然说不熟悉?
嘿嘿,老田莫生气,我们确实不那么熟悉,至少说不上全面了解。
有时候,认识和熟悉,真的相隔十万八千里。
再坦诚点,我和老田并没多少交流,印象中似乎没在一起喝过酒。作为多年的同事,尤其在那个吃喝成风的年代,特别是在常年多数时候寒冷无比的哈尔滨,这简直就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却已经发生的事情。
这些,并没有影响我对老田发自内心的敬重或敬仰。
认识一个人、了解一个人,进而认可一个人、敬佩一个人,饭局和酒桌可能是最常见也最便捷的方式。但这并非放之四海皆准的普世真理,比如我对老田的了解、深知以及钦佩,几乎只有两个途径:听别人张嘴讲述,看他自个儿用文字里倾诉。
2002年,初识老田时,他是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军务处参谋,一个低调而有实力的军营牛人。
老田真正引起我的好奇心和强烈关注,是因为当年他坚决不用手机。
2002年,尽管手机不像现在这么普及,但在我们黑龙江省军区机关,用手机已成趋势,几乎人手一部。
那时用手机,既是赶潮流,也是图方便,领导有个什么事,不管在什么地方,操起手机便可以找到部属。
不过也因为手机的方便快捷和随时定位,手机成了事实上的跟踪器。某种意义上,人类成了手机的奴隶,生活中的大小事情,几乎都要通过手机才能完成,能不能出门、今天吃什么,明天干什么、怎么干,老田那时排斥手机的原因不得而知,但他拒绝领导要求他使用手机的理由,似乎全由手机说了算。
不知是不是这个缘故,老田那时很排斥手机,坚决不用手机,甚至领导提出硬性要求后他仍然坚持不用手机。
敢跟领导对着干,这就不是一般的牛气了,牛得硬气、牛得极有水准。
那时候,在我们省军区机关,田清春不用手机,几乎成为人人皆知而又人人发蒙的奇闻怪事。
据说,领导曾经要求老田也搞个手机,有个大事小情方便联系。
据说,老田并没卖账,给出了不用手机的若干理由:辐射大,伤身体;没闲钱,用不起;要自由,不想用……反正理由多多,愿咋咋的。
据说,老田还有一个非常给力的理由:你们当领导的就知道提要求,一不给我配发手机,二不给我报销话费,凭啥要求我使用手机?
当时,听到这些传闻,我们这些年轻的普通的机关干部们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绝对充满崇敬。
说真的,谁敢这么明火执仗地跟领导对着干啊,而且这么有水平?我们确实心服口服。
刚开始,我也以为这是传言。有好事者便通过总机,查询老田的联系方式,真没他的手机号登记。
于是,我们彻底折服。老田也由此成为黑龙江省军区机关谜一般的存在。
二
老田让人折服的,还不止不使用手机。
老田曾经作为国际军事观察员,先后被派驻往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任和刚果(金)任务区执行维和任务,身份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指挥部联络官。
要知道,并不是谁都可以去执行国际维和任务,尤其是军官,而且还是国际维和联络官,没有两下子,真就不让你去。
作为国际维和部队的联络官,英语必须呱呱的,据说要达到专业8级以上水平。
老田达到了,加上综合素质很全面,当然顺利入选。
要知道,老田并非英语科班出身,甚至第一学历连全日制大学本科都不是。
老田的英语水平,全是他后天努力和刻苦自学的结果。
就凭这一点,老田就值得我崇敬。
在省军区机关工作期间,曾听老田说过他在国外维和的一些经历和感怀。
老田告诉我,第一次出国维和,也就是刚到埃塞俄比亚任务区时,当地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最高指挥官压根儿没把他这位个子不高的中国军人放在眼里。
老田告诉我,到了国外,与那些强国的军人一接触,才知道我们的差距有多大,才知道我们在别人的眼里是个什么地位。
老田告诉我,当时觉得很憋气,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为啥一文不值?
老田告诉我,抱怨没有用,关键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行,证明中国军人行,证明中国军队行,证明中国行。
于是,老田开始全面系统地展示作为一名中国军人的过硬素质。
老田没有讲具体经过。反正没用多长时间,老田成了那位最高指挥官最为信赖的参谋人员之一。
那些外国军人从原来对中国的不屑,变成了经常挂在嘴边的“very good”。
说起那段经历,老田总是充满感情。
老田告诉我,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去。
我理解老田的心情。
作为一名热血军人,身处和平年代,是幸运,亦是一种悲哀。没有机会在战场上快意恩仇,对任何国家的军队和军人来说都是一个遗憾。
这与爱不爱好和平无关。军人的使命就是维护和平,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会更改。
这与职业特性有关。军人生来为打仗,军人生来为打赢,连打仗的冲动和能力都没有,我们还怎么去保卫我们祖国母亲?
所以,有老田这样心系天下的军官,是共和国之幸。
所以,有老田这样敢于担当的军官,是军队之幸。
三
2011年11月份,早就调到沈阳军区机关的我忙着下部队蹲点调研;仍然在黑龙江省军区机关坚守的老田,亦按要求到部队蹲点调研。
调研期间,我写了一些文章,包括“塞外三连”和“忠孝两全”指导员宋佳斌,还有后来的“桥头一炮连”。这些不同体裁的文字发到沈阳军区政工网后,引起了不少战友的关注。
老田是个勤奋而善于思考的人,也写了一些充满感情的蹲点感受,同样发到军区政工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共鸣。
那天,无意中看到老田写的一篇文章,情况真实,文风朴实,建议务实,对基层官兵那份纯纯的情和深深的爱,让我深受震动。我在老田的文章后跟贴发表感想,还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请老田有空打个电话叙叙旧。
很快,老田把电话打进我的办公室。因为同样真诚的文字,两个曾经不那么熟悉的老同事有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真诚交流。
后来,老田系统梳理了出国维和期间的见闻和感受,汇编成厚厚一本不对外公开发行的册子,专门给我寄来一本。我如获至宝,一一拜读,收获了很多感悟。
老田的文字,无拘无束,清新脱俗,读起来非常舒服。
大概三个月前,一个偶然的机会,老田在朋友圈里发动态,我才知道他已经退休了。
我很惊讶,继而持续关注老田的退休生活,看看这个曾经的军营牛人如何开始他的退休生活。
从朋友圈发布的原创文字和日常感悟,我这样总结老田的退休生活:坦坦荡荡、潇潇洒洒、舒舒服服。
老田不过五十出头,绝对是年轻的退休干部。但这个退休干部很快适应新环境新节奏,享受和沉醉于陪伴闺女、学做美食、练毛笔字、秀夫妻恩爱的烟火日子,把别人觉得难以忍受的阴暗时光过成了有滋有味的散文诗,轻松自在,毫无压力。随意惬意,
老田分享的生活琐事和感悟,一如既往有温度、有张力,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比如,老田在朋友圈里吐槽:“在拼多多上购买口罩,一没商标,二没厂家,三没保持期。”
比如,老田这样描绘学做面食:“封闭半月,实在没有面食吃了,首攻馒头,再战包子,一天两战皆大捷,应了那句话: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谁蒸包。”
比如,老田如此叙述外出购物:“双黄连必须买,人民同泰药店有售,根本不问价,刷完手机拿药立马走;水果必须买,“果果佳”通风好,奔这家,没涨价,逢工商所在巡查;面包必须买,闺女10余天没吃到了,先在窗外冻冻,相当于消毒。发现电梯口配了纸巾,按键蒙了塑料膜,据说社区还将发酒精……好消息扑面,阻击战必胜。”
老田的文字功底极好,随意这么一写,鲜活生动,活灵活现。
老田的牛,不是一时牛,而是长期牛,并且退休后依然牛。
要说牛,这才是真的牛。
渝夫2012年1月7日晨草于沈阳,2020年2月26日晨完善于河北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