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行为模型:你的行为=美好动机+最小阻力(能力)+明显提示。就是找到一个开始执行目标行动(大、难)的最容易的事情(小、易),并把这件事养成习惯。那么你就以小代价诱导自己形成执行目标行动的习惯了。
培养行为习惯要讲究策略
1.从小改变着手
可以把你自己想要培养的行为,拆解成微习惯,融入生活,然后把它“养大”。
2.通过行为设计来养成好习惯
行为是可以设计的,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当作自己专属的“改变实验室”,可以做出任何尝试。
3.在行为设计中要把握行为改变的三要素,即动机、能力和提示,而行为发生于三要素同时出现的时候。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动机越强,就越有可能做出行为;
行为越容易做到,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
没有提示,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
因此,在改变行为的时候,需要检查确认三要素是否齐备。
比如我自己养的一个小习惯:每天早上做平板支撑,做平板支撑是为了身体健康(动机),我是早上叠好被子(提示),就直接在床山做10s平板支撑(最小行为),只要做10s就算完成,实际上只要我开始做,基本都是100s左右。
以前我计划健身30min,实际执行中,如果有事耽搁,无法执行,若出现多次没完成,对心理会有影响,多半半途而废。
针对不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想直接抹掉,其实是比较难的。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我们可以增加执行行为的阻碍。
比如,晚上睡觉前有喜欢躺在床上(提示)看手机(行为)的习惯,那你可以把手机放在远离床头的位置。增加自己行为难度。
之前看过一本书,介绍行为习惯改变比较好的方式是替代,即用一个好的行为习惯去替代不好的行为习惯。
比如,我以前工作累了,想到“放松”(动机+提示),就是刷小视频(行为),这就会培养刷视频的坏习惯,而且刷视频你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可以用替代行为,以后工作累的,想到“放松”,就听音乐或简单拉伸下身体(行为),可以很容易替换刷视频。
根据福格行为模型,替代行为比之前行为越容易执行,阻碍越小,越易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