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新教育家人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由我为大家领读王晓春老师《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第一章的第五小节:心理工作者。王晓春老师在本节中分析了为什么班主任要扮演心理工作者的角色,通过两个具体案例分析了传统教育法和心理工作者对待同一件事情时的不同处理方式,给人带来新的思考。
其实我们当老师的,多多少少得学点心理学,要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班主任工作那么琐碎,又那么重要。王晓春老师在文中也提到,现在物质生活好了,学生身体发育较快,但心理发育却不够成熟。所以当我们发现学生出现心情不好,厌学甚至厌生时,不能简单粗暴的批评制止,而是要理解学生的负面情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采取相对科学一点的处理措施。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书名中的“专业”二字,这是我感觉自身最缺少的。虽然一参加工作就开始担任班主任,但时间越久我的幸福感越低。常常是马不停蹄的忙碌一天又一天,却感觉学生的成长进步爱你不大。我想自己最缺少的就是专业方法。所以本月我们的共读书目一确定,我立马把这本书买回来了,想学习一些专业的管理方法,让自己饿班主任工作可以更得心应手一些。
我领读的这一节提到班主任要做学生的心理工作者,让我想到本周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学校没有过周末。寄宿制小学的娃娃们,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周末回家与家人团聚。好不容易盼了一周,突然不让过周末,大部分孩子都难以接受。所以接到通知后,我跟别的老师换课,到班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这次没有过周末。我反复说,老师特别理解你们想回家的心情,也允许你们哭一会儿,疫情当先,我们能做的就是服从上级安排,不给社会添乱。我相信你们的勇敢和坚强,大家团结一心,一定能渡过难关。所有学生只要是想家了,我都会允许他们用我手机给家人打电话,需要送吃的或者厚衣物的,我也让告知家长。这两天手机消息真的快爆了,家长们不停发信息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学生一个个不停给家长打电话或发信息。我都表示理解,这两天甚至没有逼着学生写太多作业,昨天还专门每个班拿出一节课让自由读课外书。这次因为疫情不过周末,对我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大考验。学生毕竟还小,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昨天依旧有家长说来送东西时看孩子情绪不太好,所以我还得在班里继续疏导,也不一定我说了就能让所有学生坦然接受此次不过周末,但去做点什么总比听之任之好吧!
我常常感叹,班主任工作真忙,真累。但要是不让我当班主任,我会感觉跟学生之间有距离。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也会享受到诸多来自于学生的幸福。我还在探索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希望在我们群里各位优秀老师的引领下,我能在读写中不断进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