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对自己强烈感受到的情绪,很难用言语表达出来,或者是害怕表达出来以后反而会带来糟糕的后果,这时他们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行为来宣泄。
作为家长如果能及时觉察到这些蛛丝马迹,就能主动地引导孩子把这些情绪释放出来。
这类情绪最常见的行为表现有五种。
第一,退行性反应。
年龄小一点儿的孩子比较常见的反应。例如,突然又开始尿床;把衣服的前后穿反;吸大拇指的情况更频繁和固执;早就已经学会用杯子喝牛奶了,现在却会呛到;不断地要求和妈妈一起睡等。
尿床是刚上小学的孩子尤其容易发生的退行性现象,大部分是因为不适应新环境的焦虑或被强壮的同学欺负,以及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有些孩子在妈妈生了弟弟妹妹以后,也会出现这种心因性的尿床。
第二,啃指甲或者撕甲皮的倒刺。
这个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年龄大一点儿的孩子身上,而且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个“坏毛病”时,通常他已经有这个习惯好一阵子了,只是现在,变得更明显,更无法隐藏。
孩子们啃咬指甲或撕甲皮的倒刺,还有一个更让人心疼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需要这种几近“自残”的疼痛感。
当焦虑、紧张、不安、痛苦得不到化解时,自残就成为一种转移压力的方式,通过增加自身肉体的痛苦来减轻精神的痛苦。
第三,回避父母的眼神。
由于担心被家长发现自己正在面临的问题,孩子会刻意地闪躲、回避父母的眼神,同时尽可能避免单独和爸爸或妈妈相处,免得在面对面交谈时被发现而泄露了内心的秘密。
这类孩子的个性通常比较胆小温顺,他们既没有勇气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又没有能力直面问题,所以只能采取“躲起来”的方法消极地对抗和保护自己。
很多孩子因此沉迷于网络游戏,因为在虚拟的世界里,做得不好可以“重新来过”。
第四,有过食倾向,嘴里总是吃着东西。
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嘴里一直保持咀嚼或吸吮动作,例如嚼口香糖、抽烟、吃零食,都有可能是由于两个心理原因。
一个是缺乏安全感,所以需要从食物中获得抚慰,也包括不断地抽烟、嚼槟榔等行为。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幼儿在1岁半以前的口腔期发展阶段中,如果缺乏安全感或遭遇了情绪上的冲击,就有可能在长大后形成口腔期人格,产生过食或各种瘾症的问题。
另一个原因是有不敢说的话,所以把嘴巴塞满堵住,免得秘密脱口而出。
第五,学业退步。
有些人格特质的孩子,会因为情绪压力而影响睡眠的质量,例如,睡不着、半夜惊醒、常常做噩梦,或者是虽然睡着了,但好像总是在半梦半醒之间。
对正处在发育成长期、精力旺盛的孩子来说,短时间内睡眠不足的影响也许不是那么的明显,可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孩子就会出现脾气暴躁、精神不济、上课打瞌睡和无法集中精神学习的情况。
通常父母会以为孩子无心向学是因为偷懒贪玩或不刻苦,殊不知孩子厌学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小小的他所无法承受和消化的情绪。
一旦觉察到这些信号,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建议是先由孩子平常比较亲近、沟通没有压力的长辈来探询。
例如,如果爸爸和妈妈不便询问,那就请一直像朋友一样跟他玩得很好的舅舅或小姨来探询,并且向孩子保证,不管任何情况,他都能得到保护,问题也都能很好地被解决。
当孩子吐露了压力的来源和真相之后,和他一起讨论,听听他的意见,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该如何帮助他,因为他才是饱受情绪困扰的当事人,也只有他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二、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不管这个情绪是不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任何一个人,哪怕是我们这些成年人,遇到压力都难免会产生恐惧、愤怒、难过的情绪。
这时,成年人通常会用比较压抑、隐晦的方式来处理它,但年龄还小、情绪克制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只能用哭来宣泄。
如果我们在孩子向我们哭诉时,贸然地阻止或指责,那么一方面,这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能成为他在遇到困难时的依靠和支撑,以后就不会再想也不会再敢跟父母说实话,另一方面,被硬生生压抑下来的情绪,在释放遇阻的情况下会转而寻找其他渠道来发泄。
例如,有的孩子出现精神恍惚,没办法专心听讲,记不住老师交代的作业;有的孩子开始出现饭后习惯性呕吐;有的孩子开始晚上失眠或太早醒来等。
所以,当孩子从外面带回来那些我们不喜欢的负面情绪时,父母一定要把急着“管教”的冲动按压下来,学会张开双臂无条件地允许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例如,让他在妈妈的怀里好好地哭一会儿;允许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大哭一场;同意他到外面肆意地踢球发泄……
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自由,把心里的痛苦和愤懑都先倒出来,不让这些坏情绪闷在心里发酵,这样我们才能在他终于平静下来之后,好好地听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孩子在陈述自己遇到的问题时,可能会因紧张而结结巴巴、支支吾吾,可能会由于尴尬而不说重点绕来绕去,也可能会担心受罚而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吐露心声。
三、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按捺住焦急的心情,专心、耐心地听他说话,给他充分的时间慢慢找回说出真相的勇气。
另外,除了不要打断或催促他快点说,家长还要学会克制自己不断章取义,骤下结论。
从人际沟通的角度来说,沟通双方所感受到的情绪不仅仅来自语言本身,面部表情、肢体动作都是对方能捕捉到的弦外之音。
所以,家长需要学习的不是忍耐,而是真正在乎孩子的说话内容。这种有建设性的倾听,能传递给孩子几个信号:
一是我们在乎他说的话和任何心理感受;
二是我们相信他所陈述的事实;
三是我们相信他能做出适当的判断。
这种有建设性的倾听,适用于所有亲子沟通。
有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愿意和他们沟通,回到家就窝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父母任何关心的问话都只是应付几句,或者用简短的一两个字来回答。
这种不愿意沟通的情况跟家长创造出来的沟通模式有关。
回想孩子小的时候,哪一个不是围着父母的脚边转,成天喊着父母,什么芝麻大的事都想跟父母说,可是为什么一等到开始学习了,孩子就突然不再成天围绕在父母身边了呢?
除了孩子开始有了隐私的观念,不愿意什么都和家长说,最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温暖、慈爱地接纳孩子可爱的童言童语了。
他们开始急躁、焦虑地指导、纠正孩子说的话,一些家长甚至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扭曲孩子的意思,孩子当然就不愿意再跟他们说太多,免得自找麻烦。